中國京、津、滬 醫保基金入不敷出

圖為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資料照。(VCG/VCG via Getty Images)
圖為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資料照。(VCG/VCG via Getty Images)

【記者許蒔/綜合報導】

近幾年中國地方醫保基金出現赤字的情況時有發生,但連北京、天津、上海這樣的直轄市,當期結餘都動輒呈現數千萬至十幾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赤字,民眾對此心生疑竇。

近期,中國各省市陸續公布了2024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據新唐人引述陸媒報導,包括北京、天津在內的部分地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已經入不敷出,當期餘額已現赤字。

陸媒財新網日前援引「北京市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5年預算」等官方數據披露,北京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當年餘額為-5億2,562萬元,透過滾存結餘(指在一定時期內,經過收入、支出和其他財務活動後,剩餘的資金累積數額)彌補赤字缺口,收支結餘為3億5,716萬元。天津市2024年居民醫保基金收入下降0.2%,支出增長1.3%,赤字13.6億元,動用以前年度結餘彌補當年缺口後,年末滾存結餘52.3億元。

報導進一步披露,2023年上海、天津、蘇州、九江等地,也出現了入不敷出的情況。其中,上海市居民醫保赤字達13.9億元;蘇州市當期居民醫保基金赤字7.39億元;九江市整體醫保基金的當期虧空,2023年基本醫保基金當期赤字6.89億元;河北衡水市居民醫保基金當年赤字5.07億元。報導警示,隨著財政補貼比例下降,若不能有效提振參保意願,居民醫保基金安全風險恐將加劇。

參保率高於95% 錢卻不見蹤影

針對上述情況,中國網友紛紛質問:國家醫保局每年都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卻連首都北京和上海、天津這樣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都赤字,居民醫保基金的錢到底都花到哪裡去了?

公眾號「數字財經智庫」2月8日發文分析稱,各省市居民醫保基金出現赤字的原因有很多,歸納起來大致為:一、醫保報銷範圍持續擴大,醫保基金消耗加快;二、醫院對患者「小病大治、過度診療」,造成很大浪費;三、醫療醫藥機構蓄意造假騙保;四、伴隨著繳費額快速上漲,棄保現象日趨嚴重,居民醫保參保人數持續下降。猶豫醫保徵繳難度增大,一些地區甚至強行把居民醫保和學生上學、居民福利、蓋章辦事等掛勾。

文章直言,與其醫保繳費連年上漲,天天催繳,還不如杜絕醫保基金浪費,加大力度打擊騙保等行為,「讓醫保基金得到合理使用」。

而在陸媒的相關報導下,中國網友紛紛留言:「藥貴了,貴了很多,納入醫保範疇的平價藥都沒了。」、「還有一幫住單間的(疑似暗指中共高幹病房)費用太貴了。」、「一個老幹部躺ICU(加護病房)一年就花幾千萬。」◇

延伸閱讀
川普:將提供F-35給印度
2025年02月14日 | 7天前
交部道安座談 擬增機車行駛車道
2025年02月14日 | 7天前
【國際瞭望】美、中在緬甸的競爭
2025年01月14日 | 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