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塘採蓮人 溫嬪容中醫師】唐明皇的益壽珍品 天麻

※天麻小傳
很久以前,雲南彝族山寨中,有一對戀人,美麗的依麻與青梅竹馬的阿基相愛。有一天,依麻感到一陣天旋地轉,以後就常發作眩暈,嚴重時還會四肢痙攣。依麻四處求醫皆無效。
依麻不想見人時,就在房門口放一塊木頭,令阿基在門外苦徘徊。有一天,依麻含淚叫阿基不要再來看她,恐怕她的病難好而拖累他,說完又發作,頭痛欲裂,抱頭倒地,抽搐不止。依麻的病越來越嚴重,為了阿基的幸福,她離家出走,往深山裡去!
阿基始終都沒放棄,到處去找醫生,好不容易請到了醫生,卻不見依麻影子!他立刻追出去找,一聲一聲的呼喚依麻的名字。依麻躲在草叢裡,聽到狼嚎虎嘯聲,也聽到阿基的呼喚,聲聲入耳,令人心碎!阿基好不容易找到依麻,勸她回家,見草叢中有露出根莖的植物,其莖淡紅色半透明,隨手挖回煮湯給依麻服用,依麻的病竟日漸康復。
阿基又上山挖藥,分給有頭痛、風寒溼痺的人,療效都很好。大家感謝依麻和阿基,認為是老天所賜,故稱之為天麻!
唐明皇李隆基,每日必晨服一盅赤箭粉(即天麻粉),作為益壽滋補上品,飲罷然後上朝。他的姑母太平公主,欲仿效祖母武則天,企圖謀皇篡位,命宮女袁蓉蓉在赤箭粉中下毒,但因事機洩露而失敗。
※天麻小籍
天麻屬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甘平,入肝經,《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功能:平肝鎮靜、止痙袪風通絡。
《本草綱目》記載:「補益上藥,天麻第一。助陽氣,通血脈,開竅生機。」清代張志聰認為:「天麻功同五芝,力倍五參,為仙家服食上品。」天麻入藥已有二千多年歷史。
天麻最早名叫鬼督郵,此藥獨莖,無風自搖,故名鬼獨搖;因主鬼病猶司鬼之督郵,故名鬼督郵;其莖如箭桿而色赤,故名赤箭;該藥「有風不動,無風獨搖」,又名定風草、神草、獨搖芝、離母、合離草、白龍皮。天麻奇特處是無根吸收養分,無葉行光合作用,卻有花,故有民諺:「天麻天麻天之麻,老天爺播種,土地爺發芽。」
.治頭眩暈:天麻4~5兩,羊肝2兩,蔥白3~4根,白米,煮成粥。
.治高血壓、明目去肝火:天麻5~6錢,白菊花5分,枸杞1錢,紅棗2枚,用開水降溫至80度,泡藥材10分鐘後飲用。
.治老年失智症或增強腦力:天麻2兩,栗子2兩,核桃2兩,紅棗4枚,煮成粥。
※小叮嚀
因天麻屬風藥,風藥能燥血,凡血液衰少,類中風(熱中、暑中、火中、惡中、氣中)禁用,如須用藥,佐加養血藥。天麻不宜燉雞,因天麻入肝息風,而雞屬巽而動風,能減天麻有效成分,食之風火益甚。
——摘編自《明慧診間 容光必照》,(博大出版提供http://broadpressin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