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清平調》 盛唐詩樂的巔峰(下)

《玄宗、楊貴妃遊園圖屏風》,日本戰國時代畫師狩野永德(1543~1590年)作品。(公有領域)
《玄宗、楊貴妃遊園圖屏風》,日本戰國時代畫師狩野永德(1543~1590年)作品。(公有領域)

文/記者蘭音

(續上週二文)詩仙《清平調》 盛唐詩樂的巔峰(上)

然而,春日的暖風能吹得幾時,美麗的容色能保持幾載,昇平盛世豈能長久?這大概是凡人都無法逃避的遺恨吧。李白清醒而敏銳的洞察「盛極而衰」的世情規律,藉由春風抒發感慨:解釋春風無限恨。再看賞花美人斜倚闌干,儀態優雅慵懶,卻似脈脈含愁,全詩在一種錦繡繁華而又深沉蘊藉的氛圍中收束。

李白神祕莫測 才情出眾超常

詩仙李白,何以稱「仙」?他的仙緣從降生之時起便開始書寫。《草堂集序》載,李白出生的那天夜裡,其母夢見太白金星入懷,於是為兒子取名李白,字太白。後來,對李白驚為天人的賀知章曾讚歎:「您非凡間之人,難道是太白金星轉世?」

南宋畫家梁楷(生於1150年)《太白行吟圖》。(公有領域)南宋畫家梁楷(生於1150年)《太白行吟圖》。(公有領域)

李白自號「青蓮居士」,青蓮正是佛經中提到的「優曇婆羅花」,它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王出,是仙間極品之花。他曾自言:「湖州司馬何須問,金粟如來是後身。」(《答湖州迦葉司馬問白是何人》)既是天上明星,又是佛國聖者,李白的來源實在是神祕莫測。

不凡的身世,賦予李白超常出眾的才情與志向。他自幼飽讀詩書,「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上安州裴長史書》);「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贈張相鎬》)。同時遊歷干謁,尋仙求道,「十五好劍術,遍干諸侯」(《與韓荊州書》);「十五遊神仙,仙遊未曾歇」(《感興八首》)」。

李白經過數年的治學、隱居、漫遊生活,積澱了深厚學識和見聞,並成為名滿天下的風雅才俊。「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別匡山》)這時的他,心懷建功立業之志,渴望將一身才華獻於盛世。

「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李白生活的唐朝,處於唐玄宗開創的開元盛世,國家各方面都達到頂峰。盛唐的氣象與精神,也讓李白油然升起高遠宏大的理想。

天寶元年(西元742年),李白奉召入京,迎來施展抱負的機遇。他以布衣身分,受到大唐天子極高規格的禮遇:天子降輦步迎,賜七寶床,親手調羹,供職翰林。唐玄宗對李白非常器重和信任,讓他出入宮禁,陪侍左右,並詢問國政、命他草擬文告。

《太白醉酒圖》,未知畫家約1800~1850年作品。(公有領域)《太白醉酒圖》,未知畫家約1800~1850年作品。(公有領域)

仙人之筆 留下華美篇章

一個春季的夜晚,興慶池邊、沉香亭下的牡丹盛開,紅、紫、粉、白,爭妍鬥豔,絢麗奪目。唐玄宗騎寶馬「照夜白」,楊貴妃乘步輦,一同赴沉香亭賞花。為帝妃遊賞助興的,有著名樂師李龜年,以及梨園最優秀的十六名藝人。

李龜年手捧檀板,準備一展歌喉,卻被唐玄宗以舊樂詞為由阻止。值此盛世良辰,名花美人,一定要用構思精妙、詞藻富贍的全新節目,才能配得上眼前景致。於是,唐玄宗欽點翰林院文采第一的李白,創作新詞。

李白承詔時,正宿醉未醒。他卻以敏捷的詩思、華美的詞句,揮筆寫下三首《清平調》,獲得帝妃一致讚賞。李龜年的歌聲悠揚清遠,唐玄宗吹奏玉笛親自伴奏;楊貴妃手持頗梨七寶杯,笑飲涼州葡萄酒,更是聽得如痴如醉。完美的歌詞,通過最優秀的藝術家演奏,變成一場空前的樂舞盛宴,將賞花的熱烈氛圍推向頂峰。

日本江戶時期後期浮世繪畫師細田榮之(1756~1829年)所繪楊貴妃畫像。(公有領域)日本江戶時期後期浮世繪畫師細田榮之(1756~1829年)所繪楊貴妃畫像。(公有領域)

楊貴妃遊花園,她的身後可能是唐玄宗,約1690~1720年雕版印刷品。(公有領域)楊貴妃遊花園,她的身後可能是唐玄宗,約1690~1720年雕版印刷品。(公有領域)

《清平調》是李白的代表作,歷來頗受讚譽。《唐詩別裁》稱讚:「三章合花與人言之,風流旖旎,絕世丰神。」再品讀詩作,李白用西王母、巫山神女比擬楊貴妃之美,寫得出神入化,或許並非出於想像,而是來自他前世的真實經歷或從今生修行中的領悟和洞見?那麼詩中被讚美的楊貴妃,以及在場的唐玄宗,是不是同樣來歷非凡?

這樣看來,《清平調》不僅是一組樂詩,它更記載唐朝歷史上輝煌而珍貴的一幕。尊貴的皇帝,下凡的詩仙,傾國的貴妃,盛開的牡丹,美不勝收的歌舞,他們齊聚一堂,又千載難逢!李白以仙人之筆,為後人追溯唐朝歷史留下生動華美的篇章。(全文完)◇

日本江戶時期後期文人畫家高久靄厓(1796~1843年)繪製「楊貴妃圖」局部。(公有領域)日本江戶時期後期文人畫家高久靄厓(1796~1843年)繪製「楊貴妃圖」局部。(公有領域)

延伸閱讀
DeepSeek問世 分析:充滿認知戰
2025年02月09日 | 13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