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躺平睡飽飽 怎麼還是失眠?

睡前盡量避免使用3C產品。(123RF)
睡前盡量避免使用3C產品。(123RF)

文/鄭佳益醫師(周伯翰身心醫學診所)

失眠問題困擾許多人,但關於睡眠的認知常被各種迷思所影響,例如「一定要睡滿八小時才健康」或「週末補眠可以彌補疲勞」,這些迷思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可能讓失眠更難改善。

小米是一位30歲的工程師,因繁重的工作壓力導致長期熬夜,白天提不起精神,每天睡不滿8小時,讓她更緊張自己的身體狀況。她試圖靠週末多睡幾個小時來補回平時的睡眠,但效果不佳,反而讓週日晚上更難入睡,她試著躺滿8小時,但週一精神依然不振。 

這樣的「補眠習慣」其實是許多失眠者的共同困境,這些迷思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可能讓失眠更難改善。

以下,為讀者們統整常見的三大失眠迷思:

迷思一:每個人都需要睡滿八小時?

其實,睡眠需求因人而異,大多數成年人每天需要7到9小時的睡眠,而非固定的8小時。如果你白天能保持清醒、精神良好,就代表你的睡眠時長適合你。也可以觀察自己一段時間:在自然醒來的情況下會睡多長時間。

長期睡眠不足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和情緒問題的風險,因此穩定的睡眠時數才是關鍵。

迷思二:即使睡不著,躺著也算休息?

很多人以為,只要躺在床上閉著眼睛,大腦和身體就能得到足夠的休息。然而,躺著卻睡不著可能讓心理對床產生焦慮,進一步加重失眠問題。

如果躺了30分鐘仍無法入睡,可以起身做一些放鬆的活動,例如聽音樂或閱讀輕鬆的書籍。但儘量避免使用3C產品,等有睡意再回到床上。並確保睡眠的光線、溫度適宜,能有效幫助入睡。

迷思三:週末補眠可彌補平日睡眠不足?

雖然週末補眠能暫時減輕疲勞感,但無法完全逆轉長期睡眠不足對健康的損害(如:內分泌功能失衡、體重增加),甚至可能打亂生理時鐘,讓週日晚更難入睡,導致「週一症候群」。

建議平日應儘量保持規律作息,讓每晚睡眠時間穩定。亦可將午間短暫午睡(15~20分鐘)作為補眠的替代方案,效果會比週末長時間補眠更好。

正確對待睡眠,才能告別失眠

鄭佳益醫師分享,破解失眠的關鍵在於改變對睡眠的迷思,與其追求絕對的睡眠時數或靠補眠解決問題,不如重新思考工作和生活安排,才能提升睡眠的品質和身體健康。最後,鄭佳益醫師最後,再次強調良好睡眠的三大重點:

找出適合自己的睡眠時數,不必過度追求八小時。
如果睡不著,記得起身活動,避免加重焦慮。
平日規律作息,比週末補眠更有助於長期健康。

——轉載自「名日文化」◇

延伸閱讀
蝦蛄攻擊性強 紐西蘭如臨大敵
2024年12月22日 | 16天前
最佳自然攝影獎 虎媽教兒生存奪冠
2024年12月22日 | 16天前
從自學和農場打工中 培養孩子責任感
2024年11月10日 | 1個月前
大幕拉開 2025神韻全球巡演開始!
2024年12月29日 | 9天前
小寒,中醫師推薦 禦寒暖身1茶飲
2024年12月25日 | 13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