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才女鮑令暉 擬古相思絕唱
明月皎皎,秋桐藹藹,她是獨坐青軒的淑女,也是悵望雙燕的思婦。沒有人知道她一生經歷了什麼,唯有在她留存的詩歌中,勾勒出一道清麗朦朧的身影。
南朝才氣逼人的女詩人鮑令暉,其兄為元嘉三大家之一的鮑照。古代文壇曾出現過幾對才華橫溢的兄妹,如漢代修史治學的班固、班昭,晉代擅長詩賦的左思、左棻,而在南朝出現的,就是以詩歌聞名的鮑照與鮑令暉了。
幼時家貧 兄妹為詩中摯友
鮑令暉的生平不見於史料記載,僅能通過鮑照的事蹟了解鮑令暉的點滴身世。鮑照回憶幼年生活時,說自己出身寒微「身地孤賤」「束菜負薪」,靠挑柴、綑菜維生。兄妹在貧苦家庭中互相扶持、一同學習詩文,因而感情深厚,更是詩中摯友。
西元435年,鮑照離家遠行,經過大雷(安徽省望江縣)岸時,曾給鮑令暉寄回家書。信中表達對妹妹的思念,並叮囑:「寒暑難適,汝專自慎,夙夜戒護,勿我為念。」鮑照奔波在外,反而關心妹妹的健康,似乎暗示鮑令暉身體較孱弱。
到了西元456年,鮑照因病向宋孝武帝上《請假啟》,提到鮑令暉去世一事:「臣實百罹,孤苦風雨。天倫同氣,實惟一妹,存歿永訣。」滄桑之慨、悲愴之情溢於言表。鮑令暉盛年早逝,讓本就經歷仕途坎坷的鮑照,遭受更沉痛的打擊。
才華過人 擬古詩青出於藍
這位出身貧寒,體弱多病的女子,卻在詩歌領域展現出過人的詩歌才華。她曾有《香茗賦集》存世,之後散佚,仍留下七首詩歌。其詩歌題材皆是離情閨怨之作,然而每篇各具特色,展現出幽麗清逸的意境,及深婉多情的詩風。
《詩品》載,鮑令暉的詩歌特點:「嶄絕清巧,擬古尤勝。」意思是她的擬古詩作峭拔奇特、清暢新巧,為人稱道。鮑照曾對宋孝武帝說:「臣妹才自亞於左棻,臣才不及太沖爾。」這雖是文人自謙之語,但亦可看出,鮑令暉的文才在當時就名動京城,引起天子關注。而鮑照將鮑令暉與左棻並提,也表現出他對妹妹的認可和讚許。
漢末的文人五言詩《古詩十九首》,以自然真切的情感,成為傳唱不絕的名作。亦應是鮑令暉時常捧讀、吟誦的書卷,激發她創作靈感與共鳴。她為數不多的詩作中,就有兩首以《古詩十九首》名篇為底本的擬作。
其中《擬青青河畔草》:
「褭褭臨窗竹,藹藹垂門桐。
灼灼青軒女,泠泠高台中。
明志逸秋霜,玉顏豔春紅。
人生誰不別,恨君早從戎。
鳴弦慙夜月,紺黛羞春風。」
(注:慙,音ㄘㄢ ˊ,為 「慚」之異體,下用 「慚」)
翠竹臨窗,裊裊搖曳,梧桐垂門,藹藹成蔭。詩歌開篇,用工整優美的筆調,刻劃出清雅幽謐的居住環境。竹與梧桐,俱是詩中高潔、清冷的意象,不僅烘托出詩歌主人公清高自愛的品性,也暗示了她形單影隻的孤獨處境。
庭院中,一位深閨婦人款款出場。她步出華美的深閨,登上高大的樓臺。起首四句連用疊詞,營造出一唱三嘆的韻律。其中「灼灼」,外寫婦人青春容顏,風華無限;內畫其情感深沉,熾烈真切;「泠泠」,既寫出步履輕盈之妙,又暗含神情淒清之愁,生動傳神刻劃出思婦的綽約風姿。
接著描寫婦人的品貌,其志貞節如秋霜,其顏豔麗似春花。她不是普通女子,不僅出身高貴,而且志行高尚、姿容秀美,是位絕代佳人。這麼美好的女子,為何居住的庭院如此冷清,為何她的意態總是惆悵?「人生誰不別,恨君早從戎。」原來,她因夫君征戰在外,飽受離別之苦。
「鳴弦慚夜月,紺黛羞春風。」她撫弄琴弦,希望知音在旁,聆聽她的心聲;她描畫黛眉,希望夫君相伴,欣賞她的容貌。然而現實卻是她孑然一身,唯有夜月聞弦音,春風蹙蛾眉。此情此景,怎能不令她自怨自艾、悵恨傷感呢?
這首詩因襲古詩《青青河畔草》的內容,同樣描寫女子對征人的深切思念,卻有青出於藍的藝術效果:
人物從倡家女變為品貌兼備的淑女,所思之人從行不歸的蕩子變為早從戎的征人;情感從「空床難獨守」的直抒胸臆,變為借彈琴、畫眉排遣內心怨苦的隱忍含蓄。另外,「逸、豔、慚、羞」等字的運用,精鍊而鮮明的描繪出思婦的形象與其幽微的內心世界,展現詩人鍊字的功力,使得詩歌意境更為高古典雅,更具文人氣質。
淒美相思曲 如訴己衷
南朝詩壇,流行「擬」、「代」之作,即從前人作品翻出新意,或藉他人口吻抒己感懷,鮑令暉正是其中的高手。她的《古意贈今人》,就是代閨中思婦發聲的抒懷之歌。其辭為:
「寒鄉無異服,衣氈代文練。
月月望君歸,年年不解綖。
荊揚春早和,幽冀猶霜霰。
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見。
誰為道辛苦,寄情雙飛燕。
形迫杼煎絲,顏落風催電。
容華一朝盡,惟余心不變。」
丈夫離家遠行,客居北方;妻子留在江南,獨守家園。夫妻長年兩地相思,妻子是怎樣的心情?這首詩恰似《題書後寄行人》的續篇,女子殷切的期望丈夫能在來年春天回家,然而又一年春天如期到來,她的丈夫依然沒有歸期。
開頭便是對丈夫滿心的擔憂和關切。北方寒冷,沒有精緻貴重的衣服,夫君從家中帶去的錦繡華服,恐早已破舊,被毛氈粗布取代。她不說久別悲苦,而是設身處地為夫君著想,嘆息他穿不到自己縫製的衣物。開篇二句,從情感最濃郁處寫起,將妻子的愛意、不捨與痛苦,都融入了這一聲感慨之中。
其後講述自己對丈夫的思念。每月盼君還家,卻每年不得相見,惦念之意未嘗有絲毫緩解,相思之情卻在月月年年的等待中,不斷積澱、醞釀,這才有了開篇充滿深情厚意的長嘆。
由於南北風物差異分明,妻子在思念中,總是由己及彼,從熟悉的南方荊揚的暖春,遙想陌生的北方幽冀的酷寒。如此就更疼惜漂泊在外的丈夫。然而妻子祈盼團聚的拳拳心意,丈夫恐難以知曉,否則他為何不早早還鄉,安慰妻子的相思之苦?
「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見」,巧於著詞,真實細膩的再現妻子在等待中憂愁哀怨、迷茫悽苦的感受。她的心事無法同旁人傾訴,只能託燕傳情。燕子雙宿雙飛,是夫妻諧美的象徵,故而「寄情雙飛燕」。妻子希望燕子將她的思念帶給遠方的丈夫,看見她翹首盼歸的一片「南心」。
結尾四句以誇張手法,抒發深切而強烈的思念之情。丈夫奔波勞碌,如同織布機上的梭子不停勞作;妻子容顏衰老,就像風雨中的閃電轉瞬即逝。前二句描寫夫妻分隔兩地,各有勞苦辛酸,表現出妻子對丈夫久久不歸的體諒與釋懷,也表達了詩人對天下夫妻同心而離居的惋惜。最後妻子再次吐露不改初衷的情意:縱使姿容老去,她的心不會改變分毫,「容華一朝盡,惟余心不變」,是這位妻子最質樸、最誠摯的誓言。
鮑令暉在僅存的詩歌裡,一次次講述思婦的心事,一遍遍吟唱著淒美的相思曲。莫非她也有一位多年離家的丈夫,曾讓她嘗盡無盡的思念?她的真實故事,可能永遠是個謎,她卻用生動的文字,講述了一個個感人肺腑的相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