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42年的盛事重現 南州迎王祭典再現古禮魅力
2024年甲辰正科南州迎王平安祭典黃曆10月13日正式登場,這是一場三年一科的宗教與文化盛事,為屏東的傳統民俗注入新的生命力。在南州鄉溪洲代天府舉行王船平安遶境開水路儀式,為期6天的巡台祈福活動。
以開水路儀式為起點,象徵祈求平安與化瘟除煞。活動當日,焚香祭拜朱府王爺,祈求出巡一路平安。
南州迎王平安祭典黃曆10月13日正式登場
攝影家周永田從迎王祭的第一天開始紀錄由總理帶領隊伍,包括朱府千歲神像、王令、王印及轎子等前往林邊崎峰村海邊,完成請水臺的準備,隨後道長進行王令、王印開光儀式。這些古老的儀式蘊含深厚的文化意涵,並強調了對神靈的敬畏與對鄉民的庇佑。因南州鄉作為三大迎王活動中,唯一不靠海的鄉鎮,所以為了遵照傳統古禮,請到大千歲後,會遶境崎峰村,最後會以徒步的方式來走回南州。
與眾不同的南州特色
請水當天,在確認大千歲姓氏後,立即會將「帥旗」填寫上大千歲姓氏,由專人送回代天府前,將前一科趙大千帥歲旗附下,秦大千帥旗升起,
廟方說,為感念千歲爺恩澤庇佑,鄉賢達興建「太歲殿」供奉科年太歲爺。在新科大千歲蒞臨後,即更換太歲爺姓氏供奉,所以坊間王爺信徒,每到三年一科南州迎王會說「迎新王送舊王」,其實是上科代天巡狩王爺與新科代天巡狩王爺做職責交接。
南州迎王的獨特性在於「迎新王送舊王」。周永田指出,每次迎來的大千歲會在代天府駐紮三年,這與東港或小琉球的迎王模式不同。南州代天府更在王船身上書寫姓氏,讓這艘王船成為代天巡狩的象徵,為後世留存記憶。
代天巡狩千歲爺於遶境完成,進代天府安座前先「過火」儀式是以5個方位堆起木材加以燃燒,又叫「五王火」,神火燃燒成木炭後,以長竹竿打平、灑鹽米,道長進行儀式,祈求眾神庇佑過火的轎班及信眾平安,接著轎班扛著各千歲神轎依序踏過燒紅的木炭堆,將千歲送進代天府安座。儀式的細緻與莊嚴令人印象深刻。
南州迎王祭遷船繞境活動 包容與壯觀的文化盛宴
遷船的時間是在送王的前一天下午舉行,遷船的目的在於沿途收煞驅瘟,遷船時偌大的王船「陸上行舟」非常壯觀,遷船沿途,家家戶戶準備牲禮香案犒賞感謝代天巡狩千歲及其兵馬神將巡域護境,還有家戶準備紙人(替身仔),讓歹運由替身仔承擔,屆時再將替身仔呈交給千歲爺帶走。
南州迎王祭與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在於對性別的包容性。攝影家周永田指出:「遷船繞境活動不會特別排斥女性,男女皆可平等參與遶境。」儘管孕婦或喪家者可能受限於傳統習俗,但大多數人都能參與這場盛大的文化活動。
女性在迎王遶境中的參與格外引人注目,她們的行走不僅整齊有序,更帶著一種莊嚴的力量,深受鄉民的擁戴。
遷船繞境活動後溪州代天府舉行「36青刀巷龍虎平安橋祭改」,不限性別、年齡供民眾改運,僅因民俗考量禁止孕婦。7時平安橋後即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其中不少外地客。
送王儀式的協力精神
送王儀式是迎王祭的重要環節,活動於午夜展開,王船裝載必須用品後,由車隊運送至林邊鄉的崎峰海邊。在現場,吊車將王船吊起定位,廟方因人手不足,當地居民與觀看的鄉民自發加入,合力搬運大量的米包、豆包與天庫等物品,展現出強大的社會協作精神。
凌晨的壯觀景象 文化與協作的完美融合
活動持續到凌晨三點,王爺的乩身巡視王船,並交代相關事宜後,送王儀式正式啟航。這一瞬間壯麗而震撼,吸引了大量攝影愛好者捕捉畫面,成為南州迎王文化的一大亮點。
南州迎王祭包容性與協作精神融入每一個環節,無論是女性參與的遷船繞境還是送王儀式的合力完成,這場盛典不僅是一場宗教活動,更是一個展現地方文化與鄉民團結的舞台。
走遍南州鄉各村落、擴及崁頂鄉的三天平安繞境活動
繞境過程中,隊伍日夜不休,從白天走到黑夜,即便遇到天兔颱風來襲,迎王隊伍仍以虔誠的心完成每一步。
周永田描述:「即使颱風前一晚大雨滂沱,隊伍依然堅持完成任務。對我們拍攝者來說,那些積水中的倒影成為難得的美麗畫面。」
年輕人的熱情參與
南州迎王的一大特色是年輕人積極參與活動。例如,「先鋒轎」的陣頭是許多年輕人自願加入的,先鋒轎上有池府千歲與中壇元帥。參與者除了敬畏傳統儀式,對其中的神秘與獨特性也充滿了好奇心。
查夜與夜審的特色
夜間活動如「查夜」和「夜審」是南州迎王的重要部分。周永田表示,這些活動不僅吸引了年輕人,甚至小孩子也因其神秘與刺激而充滿興趣。查夜的過程中,隊伍會追捕妖魔鬼怪,並將它們帶回中軍府進行夜審,這些程序讓整個迎王活動更具文化與宗教深度。
夜審則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部分。隊伍夜查由先鋒轎帶領巡查各角度,查夜後將捕捉的「妖魔鬼怪」送至中軍府於送王前一晚進行審判。罪行輕者會被『收編』「放逐」,重者則需接受「行杖」「油炸」或其他懲罰,最終在送王前將不潔之物徹底驅除,為地方帶來安寧。
南州迎王的地方情感與文化傳承
「因為我是南州出生的,從小就參與了這些活動,」攝影家周永田提到,他對家鄉的文化有著深厚的情感。與東港和小琉球的迎王活動相比,南州的迎王活動深植於當地的地緣與人情。這些情感連結使他更加投入於拍攝和記錄家鄉的特色。
用影像記錄在地陣頭
南州迎王的亮點陣頭,同安北極殿神龍陣與大埔福德宮金牛陣是南州的特色,尤其金牛陣源於客家大埔社區的傳承,僅在迎王祭時出現。這些陣頭不僅帶動了地方氣氛,更為迎王祭增添了在地色彩。
對於周永田而言,南州的陣頭是值得用影像留下的重要記錄。「在地的陣頭,如先鋒轎查夜,如意宮、南意宮家將團不僅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年輕人回憶的一部分。」相比僅追逐異鄉迎王影像,記錄在地的陣頭為整個迎王活動增添了多樣性與層次感。
南州迎王獨特的文化魅力來自其深厚的地方情感、年輕人的投入以及夜間活動的特別安排。這些特色不僅延續了傳統,也為現代人提供了一個了解地方文化的窗口。透過影像記錄,這些珍貴的時刻將被保存並傳遞下去。
迎王的未來 傳承與國際化
縣長周春米表示,迎王不僅是屏東的百年文化,更是世界級的文化資產。南州代天府主委黃瑞吉、副主委謝文田,還有總幹事陳豐益等不約而同表示,期望藉由巡台祈福,讓更多人認識南州迎王的獨特性,並吸引中北部鄉親與國際友人參與這場文化盛宴。
文化的延續與現代的傳承
2024年南州迎王祭典在信仰與文化間找到了平衡。這場活動不僅展現了屏東的民俗風貌,更為地方帶來無數動人故事與珍貴記憶。對周永田等參與者而言,南州迎王不僅是一次傳統的延續,更是對家鄉文化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