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隔閡 移民長照服務困境多
南洋台灣姊妹會、移民青年倡議陣線等民團25日和立委羅美玲、張智倫、麥玉珍舉行記者會,公布移民照顧十大挑戰懶人包,包含訊息傳遞不夠全面、長照專線缺漏多語服務、溝通障礙造成訊息誤解等。對此,衛福部回應,他們可以跟民團合作,把文案宣導做得更簡易,讓新住民看得懂。
南洋台灣姊妹會理事長洪滿枝表示,很多姊妹在台灣落地生根,當家人生病時,她們常常都成為主要照顧者、免費照顧者,但卻求助無門;姊妹會經過半年時間調查、研究,發現很多問題,現在寫成建言書,希望讓政府看到她們的需求。
移民女性照顧困境主要有:一、長照服務宣導與資訊可近性,如:資訊可及性低、訊息傳遞不夠全面、宣導資源不足;二、長照服務的多語通譯系統,如:長照專線缺漏多語服務、溝通障礙造成訊息誤解、各項服務缺乏正式且系統性的通譯支持。
三、家庭權力關係與經濟支持,如:被當免費外勞、家庭話語權有限、移民女性照顧者更容易落入貧窮、婚姻移民在醫療照顧等法律求助無門;四、專業工作者的文化敏感度,如:服務部門文化敏感度欠缺、缺乏服務經驗分享。
五、移民照顧的文化照顧觀點,如:婚姻移民作為照顧者時,支持服務不足,作為被照顧者時,文化照顧缺位;六、長照服務與公民身份,如:無公民身份的婚姻移民無法申請長照服務、申請標準過於嚴格;七、移民照顧服務員的權益,如:語文門檻阻攔專業發展、遭遇身份歧視。
政大社會工作研究所夏曉鵑教授表示,目前所有社會福利資源都是以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作為設計,從法令到執行,對移民家庭來說都不合用。
台灣移民青年倡議陣線常務理事李依靜指出,語言隔閡會讓新住民在長照、醫療場域遇到更嚴峻的資訊不平等,造成新二代比同儕更早成為年輕照顧者。許多新二代不僅需協助母親理解醫療術語,還需在家族內調和因文化差異產生的照顧分工矛盾。
姊妹會祕書長陳雪慧提到,根據調查,近六成50歲以上的新住民希望獲得長照相關資訊,許多移民姊妹被困在家庭中承擔照顧責任,卻沒聽過1966和長照,長期下來,使得自己加速從照顧者成為被照顧者,又碰到還沒有身分證,被長照支持系統拒於門外。
衛福部長照司司長祝健芳回應,他們覺得是耳熟能詳的用詞,或許對新住民姊妹來說真的不理解,後續宣導部分,可以跟新住民相關民團合作,把文案宣導做得讓新住民更看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