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達人阿金煉成記 跟著他環遊香港100天
旅遊達人阿金10年拍下100萬張照片、用千萬字記錄走過的足跡、發表超過一千多篇文章介紹香港,他對自己出生長大的地方有怎樣的感情?他將於20日赴松山文創園區舉行分享會,講述香港飲食文化和香港歷史人文,消息一出大量臺灣粉絲留言表示關注。
香港,在遊客的眼中是怎樣的?2010年,身為品牌顧問和設計師的阿金,在澳洲認識了一位日本朋友,在交談中他發現,自己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也會一時語塞不知道怎樣介紹香港。回港後他開始研究香港的獨特性,將自己帶入遊客的視角看香港,抱著好奇心探索香港的每一個角落。
阿金和臺灣的緣分,要從十多年前的部落格時代開始。當時臺灣的部落格「痞客邦」很流行,他曾嘗試在部落格上分享自己在香港的旅遊心得,勤奮筆耕,吸引了一班臺灣讀者,引發他們對香港深度遊的興趣。他後來進入社交媒體,累積3萬粉絲。有了這10年的沉澱,就有了今日的旅遊網站「HONG KONG D」(香港啲)。
花心力筆耕 獅子山下的傻人
阿金戲言自己是獅子山下的「傻人」,耗費那麼多心力和時間拍照和筆耕,純粹出自於興趣。今(2024)年9月~11月,他在香港油麻地大安茶冰廳,開展首個個人展覽,以「環遊香港100天」為主題,不少作品是首次展出,分享他和香港的緣分。
踏入大安茶冰廳,最吸睛的一幅大型作品是占據了一面牆的手寫招牌字,書寫香港各區的地名,並記錄一系列阿金走過的香港地點,小店、街道名、標誌美食、地標名勝、民俗傳統等,下面是獅子山。這些字都是阿金花費差不多三年時間,一筆一畫手寫出來的,將累積多年的心血再組合成這幅大型作品。
阿金提到,這幅作品的靈感取自香港1960、70年代的街頭,很多人街邊擺攤手寫招牌,當年的手寫字風潮可謂「百家爭鳴」。隨著電腦字的普及,手寫字漸漸變成了罕有物。
阿金「行萬里路」的同時,也不忘用筆墨記錄下所見所聞,並嘗試自己拿起毛筆,在墨水的清香中揮毫落紙,體驗「手寫佬」的感受。阿金近期推出的明信片系列,當中的文字也是他親自書寫。
今年1月新年前夕,他到上環水坑口街的雜貨店朱榮記前攤檔(攤子)寫揮春(春聯),引起長輩的好奇,「年輕人也會寫揮春?」阿金坦言,「我不會自居是什麼書法家,我只是一個喜歡香港文化和想透過文化、設計去介紹香港的普通人。」
這次展出他「獻醜」的書法作品,也是希望透過展覽鼓勵更多朋友了解手寫招牌的文化。回看自己十多年來走過的足跡,一個個字的背後都有不一樣的故事。
阿金笑言,「如有看我網站的人,看到我做過的事情,都會覺得這個人很『傻』,花那麼多時間來做這樣的事情,寫那麼多字,拍那麼多相片。當我親身投入一筆一畫嘗試手寫字的時候,感受到這個過程真的非常刻苦,不是那麼享受。這也是希望可以表現獅子山的堅毅精神,讓人感受到,我真心想用不同的方式,去呈現和介紹香港。」
熱愛成長地 展現香港味道
在大安茶冰廳的展覽中,阿金精選多幅手繪海報,期望涵蓋香港各地獨有的文化與風景,從維多利亞城開始,一路到九龍半島,再到偏遠的新界鄉村、離島漁村,每一張海報都有當區標誌性的店鋪、招牌、美食、建築、交通工具、地標及物件等,一張張色彩繽紛的插畫組合成當區的風貌。其中一張特別的作品《油麻地》,正是展覽場地大安茶冰廳所在區域,當中有不少老店及地標。
阿金再將一些有代表性的香港元素抽離出來,完成一幅綜合版的作品《香港》,「我先是製作了24個不同區域的明信片,畫了超過三百多張插畫,最後才綜合出這張我最喜歡的海報——香港。」
他還有另一張作品《喺呢度大》,這幾個字代表了他這些年的堅持,用繪畫的方式將一個個美好畫面定格,展現他對這個成長地的熱愛。紅豆冰、魚蛋、蝦餃、菠蘿油、雞公碗、豬仔錢罌(撲滿)、霓虹招牌、天星小輪、紅Van(紅色公共小巴)、香港電車、海安咖啡室、啟德機場……說起來都很有香港味道的事物,在他的生命中有著重要意義。
從觀光客 變成民俗參與者
近年來阿金不只記錄社區,還親身體驗當區的文化,「大澳遊涌(龍舟拖著載有神像的小艇巡遊水道,沿途祭拜)之前去觀察了幾次,今年就開了『阿金飯局』邀請區外人進去深入感受當區的文化,之後下一年我就想親身參與遊涌,這才是真正體驗文化。又譬如長洲太平清醮我也親身參與,進入飄色的巡遊隊伍。我覺得要參與多一些,整個活動才更有意義,有年輕一輩這樣參與,才更加有機會延續下去。」
多數人覺得坪洲是個安靜小島,但阿金體驗到當地充滿民俗風情的一面,原來在當地黃曆七月,有三個不同團體舉行盂蘭勝會,他親身深入體驗當地活動。
阿金介紹,「擁嘢(搶孤爭奪祭品)、化大士(把大士爺神像抬到海邊火化)、走龍船、集百家米,這些外面很難看得到的傳統儀式,都可以在坪洲看到,再加插天后巡遊『禡行鄉』,跟你想像中很寧靜、很多店鋪都不開的坪洲,有很大的差別,這個傳統一面的坪洲,值得一看。」
就這樣,阿金從一個觀光客,到一名身體力行,走入活著的民俗歷史參與者,今年8月18日在坪洲舉行的「阿金飯局」也頗受歡迎,完全是「深度遊」,品嘗街坊幫襯的小菜館,並深入坪洲體驗中元建醮的特色。「飯局」過後他收到很多好評,也鼓勵他繼續在「探索香港」的路上前行。
********
歸屬感 香港文化不滅的根
舉辦個人展覽,阿金認為是人生階段的小小里程碑,更為他出生長大的地方留下一個美麗的記憶。許多人說「香港正在消失」,但這些年來,阿金所看到的香港仍有希望的一面。
「我看到的是近年來多了年輕的有心人去關注香港本地文化,用各種方式記錄文化,也有復鄉、復耕和各種手工藝的活動,還有賀誕巡遊節慶活動中體會到的人情味,哪怕移民外國也會回到家鄉參與,他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歸屬感』,這種身分認同感很難得。」阿金說。
他相信,這樣的「歸屬感」是香港文化不滅的根基,無論大家漂泊何方,都不會忘記自己的家,也能夠用各種方式延續「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