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前供電無虞 郭智輝:AI是未來最大用電變數

準經濟部長郭智輝30日指出台灣2030年前供電無虞。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準經濟部長郭智輝30日指出台灣2030年前供電無虞。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侯駿霖/台北報導】

新任上任不到2週,經濟部長郭智輝30日展望經濟部未來施政重點,指出台灣2030年前供電無虞,但人工智慧(AI)成長將是最大變數,明年若加大AI伺服器發展,需要重新評估用電趨勢。此外,核三廠需要法源才能延役,即便決定延役也需要3年時間才能啟動,將由火力、再生能源補足缺口。

新任經濟部長郭智輝30日召開媒體茶敘,針對今年供電狀況,郭智輝說,盤點台灣目前供電狀況,7月將是夏季高峰期、10月也預計減碳,但強調「台灣電是夠的」,由於核三兩部機組將陸續除役,台電都會遞補火力新機組上線,並以再生能源因應。

不過,郭智輝說,電力供應會有很多變數,例如2025至2028年可能會有AI爆發期,因為外資陸續投資,若台灣未來大量建置AI伺服器、資料中心等,就需要重新預估電廠的備載電力,但以目前情況來看,台灣用電到2030年供電無虞。

郭智輝指出,「穩定供電是第一目標」,台灣會發展再生能源,包括風電及光電等。針對核電延役問題,他說,自己沒有預設立場和包袱,願意跨黨派及各縣市溝通,但也說明目前核電是乾淨能源,但並非RE100規範的綠電,需要說明清楚。

核三即便延役 須2至3年才能啟動

由於核三廠延役問題也成關注焦點,郭智輝說明,經濟部是執行單位,法規規定核三1號機須在今年7月底停機、2號機於明年5月停機,加上核三廠目前已超過法定執照換發申請的期限,依法不得運轉。

他說,即便有社會共識由國會決定修法,按照國際規範,重啟前也至少需要花費2至3年檢查時間,比較有安全保障,這部份會由核安會審查。

郭智輝重申,因為核三有法規限制,經濟部規劃電力時,不會將不確定的供電能源納入核心規劃上,會視為備援電力。他補充,近期許多朋友談到新技術,且日本也藉此重新開放核能,經濟部將關注相關議題,當作未來政策設計的參考。

至於高放射性廢棄物選址的立法規範,已成立專案辦公室來搜集資訊、擬定草案。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說,新北市府已核准核一乾貯,但尚未核定核二廠乾貯存,所以無法興建。此外,燃料棒拿出過程要花2年,現在針對永久存放議題,仍持續對外溝通。

經長:打造海外產業供應鏈 將世界帶進台灣

郭智輝也提出「境外關內」、「境內關外」兩項政策願景。首先,境外關內是指台廠要走向全世界,由政府打造海外園區,直接建置產業供應鏈,預期第一步會鎖定日本、東南亞,並建置海外窗口服務,協助廠商加速設廠,如台積電在日本熊本設廠,相關供應鏈也會一同前往,就近服務當地客戶,以協助台商布局。

至於境內關外,則是將世界帶進台灣,想辦法擴大台灣的內需市場。郭智輝表示,考量台灣業者7成是服務業,希望將台灣周圍、搭飛機3小時能抵達的日本、韓國、菲律賓、越南等國家,都要視為內需市場發展。

郭智輝說,這些國家人口總數將近4億人,希望帶進指標外商加碼投資,包括輔導國內具潛力的星級餐廳等內需產業,以及商圈和市場配套來吸引商家。

中共繞台軍演 外資仍持續投資

有關中共近期動作頻頻,對台灣發動軍演,可能影響外資收手?對此,郭智輝正面回應,台灣今年第一季GDP持續往上,近期外資仍家大投資台灣,也有越來越多廠商發展合作,中共軍演大家應該不用擔心。

郭智輝說,台灣除了半導體、AI外,還有無人機、資安、高階ICT產業,都有很好的供應鏈和優勢。針對台灣半導體供應鏈要分散布局,包括日本、美國、德國等,半導體約有10至15%產能會接近當地客戶,但技術研發都會根留台灣,外界不需擔憂。

延伸閱讀
拚2025淨零目標 核安會:不排除核能
2024年05月29日 | 1個月前
學者:提升自我不怕被AI取代
2024年05月28日 | 1個月前
睽違2年 景氣燈號再亮黃紅燈
2024年05月27日 | 1個月前
稱歐巴馬為穆斯林 谷歌AI災情慘重
2024年05月25日 | 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