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2050淨零目標 核安會:不排除核能

核三廠2部機組將陸續於今年7月、明年5月停機,(SAM YEH / AFP)
核三廠2部機組將陸續於今年7月、明年5月停機,(SAM YEH / AFP)

【記者侯駿霖/台北報導】

針對台灣2050淨零刺激是否有核能,核安會主委陳東陽表示,達成淨零還有很多選項和可能性,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核電。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29日就「展望全球核能發電趨勢,我國核電廠延戰推動當前情勢暨發展新型核能成為永續能源之規劃」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陳東陽表示,國內3座核電廠狀態不盡相同,若要延役,須由經濟部及台電依國家整體能源規劃、核電廠中心現狀,針對延役的吸納及執行效能進行盤點,包括延役安全役事項、幹儲設施興建、環境保護及生態保育影響等,均須慎重審查各項作業及所需辦理時間與依據。

2024年5月29日,核安會主委陳東陽在立法院表示,達成淨零還有很多選項與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核電。2024年5月29日,核安會主委陳東陽在立法院表示,達成淨零還有很多選項與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核電。(記者宋碧龍/攝影)

媒體問及政府2050淨零目標是否可以不用核電就完成?他說,台灣想要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目標有很多選項,當然也不會完全排除核能。

核三1號機7月底除役 立委:產生3%用電缺口

核三廠2部機組將陸續於今年7月、明年5月停機,國民黨立委洪孟楷指出,根據台電官網數據,核電發電占比達6.2%,7月底核三廠1號機停機後,台灣屆時將出現3%的電力缺口。他說,經濟部長郭智輝近期也指出,台灣勢必要跑在領先群,因應AI(人工智慧)發展高科技應用,台灣未來3至5年用電成長多大?

對此,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回應,過去台灣年均用電成長為2.7%,若將半導體、AI納入計算,年均成長約落在3%以上。

洪孟楷提到,依該數據複利來看,代表未來10年用電成長很可能來到三成,如今要加蓋火力電廠,即便不做環評和可行性評估,光開工到完工就至少要6年,台灣應如何補足發電缺口?

經濟部:再生能源、大潭機組接棒

林全能表示,火力發電的大潭7號機、9號機新機組將上線,還有太陽光電及離岸風電因應。不過,洪孟楷認為,光電目前有九成向民間購電、每度成本約4.5元,核電每度成本則介於1.1至1.5元之間,等於彌補3%用電缺口要付出4倍成本代價,加上2025年核三2號機也要除役,質疑供電可能追不上。

林全能於報告中談及,由於《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規定,核電廠運轉執照屆期後即不得運轉,故相關延役問題也面臨同樣的法規規範;若核電後續修法並決定延役,台電表示,針對核安部分須進行核電廠安全總體檢、設備汰換更新、福島安全強化方案及耐震補強評估。

針對核電廠同行審查報告10年沒下文,陳東陽說明,2011年發生日本福島核電廠事故後,就要求台電進行審查,同行評審有3個階段,專業評估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現階段在第3階段審查,但預估核三廠報告今年底將出爐、核一廠報告明年初可拿到。

重啟核電 經部:先解決核廢儲存問題

對於是否重啟核電,經濟部表示,核二、核三重啟須通過嚴格安全審查,且須先解決核廢料最終處置場選址問題。

民進黨立委范雲詢問,究竟多少國家有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場,台電曾提出低階核廢料處置場選址在台東、金門,高階部分還沒有法規,目前現況為何?

台電表示,2017年確定台灣有花崗岩母岩可以作為最終處置場,高階方面有評估過花蓮和金門,但依現行法規,須經由地方性公投通過後才可設置。林全能坦言,因為地方政府也沒有舉辦公投,目前還要看民意情況。核安會主委陳東陽則說,高階核廢料處置場,目前僅芬蘭正在試營運階段。

小型核電廠是解方?核安會:需投入更多經費

至於發展小型核電廠(SMR)構想,《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曾刊登研究指出,預估SMR產生的核廢料是傳統核電廠的30倍,另外還有技術尚不穩定、建造成本高等因素。

范雲說,SMR發電成本約每兆瓦105至135美元(約新台幣3,300至4,300元),風力發電每兆瓦25至32美元、太陽能電則落在32至37美元,新核能是否成本過高。對此,陳東陽表示,因為新型核能有研發性質、需要投入更多經費,即便是核能公司要發展,也有不符合商業利益而終止的案例。

此外,代工廠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曾提及,台灣應延役核二、核三廠,並引進芬蘭OL3新型核電廠,可為台灣帶來30%至32%的核能發電,平均電價可望下降約三成左右。

不過,綠盟指出,OL3不是能幫助台灣穩定供電的好案例,OL3恰好代表現在核工業的困境,包括:建設太慢、成本太貴、技術不成熟、核廢料無處可去等問題。

延伸閱讀
彭啟明首備詢:核能需凝聚共識
2024年05月22日 | 6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