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塘採蓮人 溫嬪容中醫師】高樹多悲風 (上)

身高已不是小孩問題,而是大人問題,是父母期望值、面子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123RF)
身高已不是小孩問題,而是大人問題,是父母期望值、面子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123RF)

文/溫嬪容中醫師

現代人營養不成問題,長高卻成問題。身高已不是小孩問題,而是大人問題,是父母期望值、面子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一位嬌小的女孩,爸媽帶來看診,沒有一點小孩子的天真活潑氣息。電腦上顯示女孩已13歲了,身高卻只有138公分,體重37公斤。小她3歲的妹妹,身高已151公分。

女孩愁眉上掛著沉重眼鏡,近視加散光,看不清生命的遠景。該是無憂無愁的童年,卻失眠多年。女孩承載著父母的期盼,壓得喘不過氣來。

我問診時,女孩很少回答,怯怯懦懦,只有不安、迷惘的眼神。媽媽在旁焦急的述說,女兒為了長高,打了生長激素。為了怕月經來會影響長高,也打了抑制月經,讓月經遲來的藥,連打三年了,身高連1公分也沒長。怎麼會這樣?人財兩失,真沮喪!

媽媽身高153公分,爸爸身高175公分,看起來不像是遺傳性的矮子,女孩為什麼會長不高?

個子矮小原因、長高時間點

個子矮小的原因

*腦下垂體低下:性腺荷爾蒙缺乏,生長荷爾蒙缺乏。
*缺乏生長激素,身高與基因有關。
*普瑞德威利氏症:特定基因功能喪失,發育遲緩,手腳短小,身高矮小。
*透納氏症:先天性染色體缺乏,X染色體異常,女性性徵無法發育,生長發育低下,身材矮小。
*SHOX基因缺陷症:即矮小基因缺失症,身材矮小,四肢不成比例。
*努南氏症候群:身體各部發育不正常。
*營養不良或營養不均衡,偏食、喜冰品冷飲。
*乳糜瀉:無法消化麩質,誘發免疫失調,腸絨毛損傷腸漏。
*克隆氏症:腹痛、腹瀉、腸道狹窄、潰瘍性結腸炎。 

長高時機

*1~9歲:長高基礎期。
*10~16歲:長高突增期。
*17~25歲:長高最後期,女性做月子後,有些人長了一點身高。

*遺傳身高計算公式:

(父親身高+母親身高)除以2,男生再加6公分,女生再減6公分。

*一旦發育,女生平均最多長20~25公分。男生平均最多長25~30公分。
*男孩變聲後,最多長5~7.5公分。
*生長板閉合,約16~18歲。女生初經後2年。女生骨齡14歲。男生變聲後3年。男生骨齡16歲。
*學齡期,從6~7歲就讀國小,至12~14歲進入青春期為止,一年未長高5公分需就醫。
*2020年,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研究報告,臺灣男生青少年,平均身高174.5公分,名列全球193個國家第57名;第1名荷蘭平均身高182.6公分。

注射生長激素非萬能

認識生長激素

*由腦下垂體前葉製造,是人體必需的荷爾蒙。
*終生都在分泌,青春期濃度達高峰。分泌濃度,約7年減一半量,到55歲,分泌濃度只有青春期1/6量。
*由190個胺基酸所組成。作用在骨骼、肌肉、脂肪。

生長激素功能

*提供組織生長能量。
*有助蛋白質、脂肪分解。
*有助進行正常代謝。
*降低總脂肪量,尤其是腹部脂肪。減肥。
*抗老化。
*提高運動耐力。
*提高大肌肉爆發力。
*增加肌肉量、骨骼量。
*長高,每週注射6~7次,注射4年,比預期可增加3~7公分。

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後遺症

*小兒身材矮小。
*易疲倦、肌肉量少。
*骨質疏鬆、骨質密度下降、骨量減少、骨骼單薄脆弱、身高變矮。
*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症候群。
*內臟脂肪多,中廣型肥胖。
*代謝症候群,增加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腦中風等風險,變成慢性病。

生長激素分泌過多後遺症

*骨頭增厚不長高。
*骨骼過度生長,特別是手、腳、臉骨部位。
*快速成長,成巨人症。
*肢端肥大症。
*皮膚變粗糙、變硬,多毛。
*血壓升高,心臟疾病。

注射生長激素風險

*暫時性腦壓升高。
*提高假性腦瘤危險性。
*血壓升高,中風。
*嚴重頭痛。
*未缺少生長激素而注射者,會增加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癌症等風險。
*刺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
*男女乳房組織變大。
*暫時性周邊水腫。
*嚴重打鼾。
*手臂、腿部腫脹,腕隧道症候群。
*關節肌肉痛,髖關節脫位。
*肌肉、骨骼感覺異常。
*痣變大,皮膚色素沉著。
*注射部位,局部脂肪萎縮。
*降低對胰島素的敏感性。糖尿病。
*影響組織對葡萄糖的吸收,發生高血糖。
*注射者,一半有效,一半效差,甚至無效。

注射生長激素禁區

*患有腫瘤,癌症。
*嚴重呼吸衰竭病。
*各種嚴重疾病。
*多處受傷。
*孕婦。
*唐氏症候群。
*患糖尿病,尤有併發症者。
*注射一年無效,停止注射。

長高注射生長激素時機

*生長板閉合前,9~10歲前。
*最晚:男生骨齡12歲前,女生骨齡10歲前。
*生長激素數值,低於標準10ng/m。
*生長曲線低於第3百分位。
*一年生長速率小於4公分。
*骨齡比年齡遲緩,至少2個標準誤差。
*女生骨齡14歲後,男生骨齡16歲後,效果差。
*專家估計,60~80%身高低於同齡兒童,不存在生長激素缺乏現象。
*每月費用3千~1.5萬元,需注射2~5年。費用1~2百萬元,健保不給付。
*注射生長激素非萬能,是不自然方式。須配合運動、飲食、睡眠、情緒。(下週五待續)◇

延伸閱讀
小孩亂吃補藥 小心性早熟
2023年11月28日 | 6個月前
身高較矮 可能活比較久?
2023年03月01日 | 1年前
巨大緬因貓 相當9歲孩子身高
2023年03月14日 | 1年前
治療性早熟 韓醫:草藥安全有效
2022年11月27日 | 1年前
孩子身高不如預期 試試這些方法
2022年07月16日 | 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