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成世代互動焦點話題

教育部15日舉辦515國際家庭日記者會,邀請桃園市新榮國小演出台語短劇,訴說世代間的溝通難題。(中央社)
教育部15日舉辦515國際家庭日記者會,邀請桃園市新榮國小演出台語短劇,訴說世代間的溝通難題。(中央社)

【記者莊璦筠/台北報導】

教育部15日公布「世代互動議題」網路票選,結果顯示,台灣老、壯、青三代關切的教育話題各有不同,但共通點是圍繞著「陪伴」、「孩子」,更突顯台灣面臨高齡化的狀態,關注的話題,包括:「該如何陪伴我們的父母?」、「當父母身體漸漸老化,我該做些什麼?」、「如何以合宜的方式表達我對孩子的關心?」

因應515國際家庭日,教育部推出「世代互動議題」網路票選,由國立空中大學協助彙整青年、壯年及老年等每個世代可能關注的14個不同議題,並由民眾上網票選;空中大學副校長唐先梅表示,共透過44份訪問、以及1,200份的量化問卷,以及專家學者訪談,總結出台灣各世代關注的議題。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長李毓娟說,台灣新住民人口增加,同時面臨少子化及高齡化的問題,尤其從2025年起有20%的人口將超過65歲,邁入超高齡社會,了解各個世代關注的議題,有助於家庭成員間的良好互動。

調查顯示,台灣各世代關心的議題皆有不同,18到35歲的青年世代關心「有時因為生活小事,對父母情緒失控,該怎麼辦?」及「該如何陪伴我們的父母?」,占34%與28.13%;36到64歲則關心「當父母身體漸漸老化,我該做些什麼?」及「照顧年老父母有壓力,該怎麼辦?」,占49.1%、27.08%;65歲以上的老年世代最關心的是「我要如何照顧自己來減輕孩子的壓力」和「如何以合宜的方式表達我對孩子的關心」各占43.57%、31.95%。

良好的互動跟溝通技巧息息相關,唐先梅表示,學習跨世代的溝通技巧相當重要,如長輩常以「責備」口吻來表達關心,例如說:「天氣冷了,怎麼不給孩子加衣服?」忽視了晚輩無論到什麼年紀,都希望獲得長輩的肯定。

此外,至於該如何找到共通的話題?唐先梅說,世代間的共通話題是「吃飯」,親人多聚餐、出遊,甚至一起下廚,都能創造互動機會。

互動能拉近世代之間的距離,唐先梅說,各世代有興趣的都是親戚的瑣事,若不想太八卦,可以聊影劇明星或劇情發展等,聊「別人的事」更能拉近世代間的距離。

談到容易觸礁的互動方式,唐先梅舉例,長輩喜歡講述自己以前的經歷,但年輕世代不愛聽,而年輕世代也不喜歡被問工作、愛情等細節,不願被長輩探聽屬於自己的隱私。

另外,世代間也容易有衝突發生,唐先梅建議,了解、體諒和適度的幽默,可以化解世代間的衝突,長輩可試著多給予肯定和稱讚,晚輩則應多溝通和直接面對問題,避免一味的逃避和忍耐。

延伸閱讀
新南向產學合作 立委:注意黑工亂象
2024年05月13日 | 7個月前
孩子送來的 五種人生禮物
2024年05月01日 | 7個月前
定義青年年齡範圍 公聽會意見多元化
2024年05月09日 | 7個月前
鼓勵偏鄉教師留任 教部發久任獎金
2024年05月02日 | 7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