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發現新物種 命名「陽明山溫泉紅藻」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傅瀚儀組跨國研究團隊,確認陽明山採獲的溫泉紅藻為新屬新種,命名為「陽明山溫泉紅藻」。(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傅瀚儀組跨國研究團隊,確認陽明山採獲的溫泉紅藻為新屬新種,命名為「陽明山溫泉紅藻」。(中山大學提供)

【記者袁世鋼/高雄報導】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傅瀚儀的研究團隊2015年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焿子坪硫磺泉附近採集到一種溫泉紅藻,經比對與全球指標性基因序列資料庫GenBank中的樣本,發現樣本辨識有誤,進一步判定為新屬新種,並命名為「陽明山溫泉紅藻」,極具生物科技發展潛力。

傅瀚儀表示,溫泉紅藻綱(Cyanidiophyceae)是一群單細胞紅藻,可在高溫強酸環境中存活,主要分布在硫酸比例較高的溫泉水體區域。研究團隊於2015年在陽明山國家公園主要溫泉區之一的焿子坪硫磺泉附近採集到一種溫泉紅藻,其個體極為細小,散佈在霧氣之中非肉眼可見,若成群則可看到一片藍綠色,最初判斷為「Galdieria maxima」藻種。

陽明山焿子坪樣區的溫泉水中,可見成群的溫泉紅藻。陽明山焿子坪樣區的溫泉水中,可見成群的溫泉紅藻。(此研究共同作者、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劉少倫提供)


傅瀚儀說,「Galdieria maxima」是同屬中細胞最大的一種溫泉紅藻(直徑6-16.5 μm),具備吸收多種有機碳進行異營生長的能力;然而,研究團隊在焿子坪硫磺泉所採獲的紅藻細胞卻很小(直徑1.2-3.8 μm),且無法在含葡萄糖培養液中異營生長,且與同屬不同種的紅藻親緣關係甚遠,相關文獻也都有部分不盡合理之處。

由於溫泉紅藻不易從外觀特徵辨別分類,傅瀚儀的團隊採用基因序列辨識物種後,再以比較基因體學的方法分析,意外揭露基因序列資料庫GenBank所藏「Galdieria maxima」藻種樣本辨識有誤;因為同一藻種不同取樣的同一基因序列應高度相似,但研究結果卻截然不同,研判當初作為新種命名的藻株混合到兩個以上的物種,使樣本受到汙染。

為此,研究團隊將在陽明山採集到的溫泉紅藻進行基因體定序與組裝,並利用基因體、形態與生理等特徵進行綜合分析後,提出此種藻株應為新屬新種,並命名為「陽明山溫泉紅藻」(Cyanidiococcus yangmingshanensis);研究結果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藻類學期刊(Journal of Phycology)》。

傅瀚儀強調,溫泉紅藻具有嗜熱嗜酸、特殊光合作用調節機制等特性,且能吸附重金屬,有助應用於生物科技與仿生技術,未來發展極具潛力,可望作為固碳或廢水處理等綠色材料。◇
延伸閱讀
獼猴搶食 中山大學試發補償金
2024年03月19日 | 8個月前
90種外來植物生長氾濫 威脅壽山生態
2024年03月14日 | 8個月前
陽明山花季開跑 仰德大道擴大交管
2024年02月07日 | 9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