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獨創測量儀 揭臺養殖魚塭碳排變化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研究團隊以自主研發的儀器實地測量臺灣養殖魚塭碳排放狀況。(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研究團隊以自主研發的儀器實地測量臺灣養殖魚塭碳排放狀況。(中山大學提供)

【記者袁世鋼/高雄報導】

為完整了解養殖魚塭碳排情形,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黃蔚人的研究團隊自主研發出全國唯一的魚塭碳排放測量儀,首度完整記錄臺灣虱目魚池與文蛤池在整個養殖週期的吸碳或排碳變化,並可提供即時監測資料,將可應用在潟湖、河流及水庫等水域環境。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黃蔚人(左3)團隊自行研發全國唯一的碳排放測量儀器,與教授劉莉蓮(右3)團隊合作,實地量測臺灣虱目魚與文蛤養殖池的碳排放狀況。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黃蔚人(左3)團隊自行研發全國唯一的碳排放測量儀器,與教授劉莉蓮(右3)團隊合作,實地量測臺灣虱目魚與文蛤養殖池的碳排放狀況。(中山大學提供)

黃蔚人指出,魚塭的碳排放除了會受養殖的水產物種特性影響外,在不同溫度、風速和日夜不同時間也有差異,因此採樣的系統性及連續性非常重要,但在過去其他研究中,因安全考量,測量只能在白天採樣,所以準確度和完整性較低,也無法反映整個養殖週期的碳排放狀況。

為此,黃蔚人的研究團隊獨創出含有水氣平衡器的測量儀,使用探針和管線在密閉的循環管路測量水氣的交換情形,每10分鐘記錄一筆空氣和水平衡之後的氣體濃度,且連續觀測24小時以上,在一直循環的狀態下將內外壓力差做到一致,困難度高且需要專業技術。

經實地量測臺灣西南部三地虱目魚與文蛤養殖池發現,在放苗、養成及收穫期各階段與日夜不同時間,二氧化碳排放濃度皆有差異。

低密度文蛤池屬微弱碳匯

黃蔚人表示,虱目魚池在整個養殖週期均會排碳;文蛤池在放苗階段吸碳,但從養成中期到收穫階段轉變為排碳,整體來說,低密度文蛤池仍屬於吸碳的微弱碳匯(碳匯是指能夠儲存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場所,如森林、土壤、人工設施)。此外,與夜間相比,白天風速較高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較高。

黃蔚人進一步說明,文蛤是以藻類為食,而藻類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益,仍大於文蛤造殼時水體產生的二氧化碳,因此會有吸碳效果;但若文蛤池以人為調控方式添加飼料養殖,則可能會因剩餘飼料腐爛與生物分解作用而產生二氧化碳,使水體轉為排碳。

該項研究成果獲登國際知名期刊《總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黃蔚人期望,能以科學實據幫助致力科技養殖的漁民,制定更完善的養殖方式,兼顧生計與生態,並作為政府制定碳排放政策時的參考依據。◇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