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研中心分析長照殺人 約三成處於經濟困境

針對近年來長照殺人事件,研究結果發現,僅32%家庭處於經濟困境,且只有23.1%個案尋求過外部支援。圖為示意圖,非當事人。(中央社)
針對近年來長照殺人事件,研究結果發現,僅32%家庭處於經濟困境,且只有23.1%個案尋求過外部支援。圖為示意圖,非當事人。(中央社)

【記者常懷仁/台北報導】

針對近年來長照殺人事件,司法官學院犯罪防治研究中心於去年完成相關研究,法務部於24日邀請犯防中心助理研究員張瓊文進行說明,發現僅32%的家庭處於經濟困境,且只有23.1%個案曾尋求外部支援。

犯防中心表示,研究結果發現,在犯罪特徵與背景上,男性被告占65.4%,秋冬季節共占67.4%,夜間時段53.8%,顯示以上各項特徵,在進行犯罪預防風險評估時值得特別注意。

此外,在判決書敘述中,僅32%家庭處於經濟困境,且只有23.1%個案尋求過外部支援。犯防中心認為,這顯示長照悲歌的發生多非經濟因素,除了應關注如何讓長照資源進入非低收入家庭外,也要建立有效機制,鼓勵照顧者勇敢向外求援,才能減少「長照悲歌」發生。

犯防中心進一步指出,在照顧者殺人案件中,有四成以上被照顧者無法正常溝通,也沒有生活自理能力;73%的照顧者同時患有身心疾病或身心狀態不佳;57.7%的被告持續照顧被害人達10年以上,顯示照顧者最後會走上絕路,與身心長期承載巨大壓力相關。

另外,犯防中心提到,在照顧類型上,以父母照顧重度失能子女占比最高,共42.3%。重度身心障礙者的生理老化速度較一般人快,若父母為主要照顧者,則家庭內需同時面對雙重老化壓力,在長期缺乏有力外援情況下,照顧者承受的身心痛苦將更難緩解。

至於判決結果,犯防中心說,大部分案件殺人罪成立,超過一半案件獲得兩次法定減刑。考量到八成的犯罪動機集中在難以負荷的身心壓力、為使被害人解脫、對犯罪行為深表悔意、得到家屬原諒等事由,法官在量刑上有盡可能放低刑度。

犯防中心表示,統計所有案件,法官平均宣告刑度為4年10個月,但由於殺人罪的法定刑度高,大部分的加害人仍難達到緩刑免關門檻。

犯防中心也提出建議,包含:持續提供家庭照顧者穩定關懷,注意高風險情境的辨識與需求供應;活用社區力量,強化家庭照顧者的支持與喘息系統;也應注重如何協助這些特殊類型受刑人的心理創傷修復,才能達到社會復歸效果。◇

延伸閱讀
死刑存廢 憲法法庭開庭辯論
2024年04月23日 | 6個月前
司法聯盟鏈上線 精進數位證據保管
2024年04月03日 | 7個月前
偵查洩漏無人認 立委:傷害司法
2024年03月18日 | 7個月前
蘇丹紅事件 蔡清祥:擴大偵查
2024年03月11日 | 8個月前
歧視言論頻傳 吳思瑤推反歧視法
2024年03月07日 | 8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