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家魏進福 西螺大橋 X 記憶的故鄉

2022年11月8日血月的照片,是魏進福最滿意的作品。(魏進福提供)
2022年11月8日血月的照片,是魏進福最滿意的作品。(魏進福提供)

文/記者廖儷芬

來自雲林的傑出攝影師魏進福,其作品深受英國下議院副議長喜愛並珍藏。他出生於西螺,家就在西螺大橋附近,童年時光大多是在橋下度過。他對西螺大橋的情感深厚,對他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個建築物,更是成長歷程中的一部分。

慶祝西螺大橋六十歲,發行的郵票,相片為魏進福作品。(魏進福提供)慶祝西螺大橋六十歲,發行的郵票,相片為魏進福作品。(魏進福提供)

17歲開始,魏進福對攝影產生熱情,經常到西螺大橋附近拍攝。他發現,這座橋不僅美麗,更是攝影的理想場所。連續三、四年,他捕捉了大橋各種風光,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後來,魏進福入伍當兵,退伍後事業忙碌,直到十幾年前退休,才有更多的時間,重新拿起相機,開啟攝影的旅程,重新感受對西螺大橋的情感,也細細品味著故鄉的溫暖。

最滿意的照片

魏進福的作品,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與人文建築的和諧。他的西螺大橋系列作品,也曾送郵政總局作為郵票主題。

魏進福表示,每張照片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因為不同的時間、季節和天氣,都賦予西螺大橋不同的意境。

西螺大橋的夜色。(魏進福提供)西螺大橋的夜色。(魏進福提供)

在夏天,蔚藍的天空和飄逸的白雲,為大橋增添了一份清新動人的氣息。冬天,晨霧繚繞,讓大橋在晨光中顯得神祕而迷人。黃昏時分,夕陽照耀下的大橋,呈現出壯麗景象,夕陽與紅色的大橋相襯,營造出令人驚豔的美景。

攝影師捕捉到這些不同時刻下的風情,讓觀者能夠感受大自然的變化和生命的律動。西螺大橋不僅是一座交通樞紐,更是四季交替中的一道美麗風景線。

七十多歲的魏進福,出入西螺大橋拍攝無數次了。(魏進福提供)七十多歲的魏進福,出入西螺大橋拍攝無數次了。(魏進福提供)

問到魏進福最滿意的西螺大橋照片是哪一張?他開心的回答:「2022年11月8日血月的那一晚。幾十年來,我最滿意的就是那一張照片。那是同一張照片拍兩次,一次用廣角拍大橋的全景,然後再用望遠的拍月亮,讓月亮映射在濁水溪的水面上,拍起來就很漂亮。」

美景 值得耐心等候

魏進福分享,要捕捉理想場景,需要耐心等待。他說:「常常會花費很長時間在一個地方,等待理想的天候和光線。有時候,需要等待兩、三個小時,甚至從下午等到深夜,只為了捕捉那一瞬間的美麗。」有時候,他甚至需要待在橋下等15~20天。

英國上議院副議長收藏的作品。(魏進福提供)英國上議院副議長收藏的作品。(魏進福提供)

對於攝影師來說,每一次的努力都是值得的,魏進福感動的表示:「就算只有一次成功,也能帶來極大的滿足感。」

秋天西螺大橋橋下芒草開花季節,非常漂亮。(魏進福提供)秋天西螺大橋橋下芒草開花季節,非常漂亮。(魏進福提供)

9月西螺大橋 攝影天堂

西螺大橋下,隱藏著一片攝影天堂,吸引著眾多攝影愛好者前來尋找絕美景致。魏進福不僅在此捕捉到秋日限定的夢幻景色,還將這片地方開發成了一個獨特的攝影景點。

西螺大橋秋天芒花季節。(魏進福提供)西螺大橋秋天芒花季節。(魏進福提供)

這裡的甜根子草在9月開花,形成一片白色花海,搭配著紅色的鐵橋,呈現出絕美的景致,如同一幅幅大師畫作。

西螺大橋北邊的彩繪稻。(魏進福提供)西螺大橋北邊的彩繪稻。(魏進福提供)

溪床被濃密的甜根子掩蓋,為了方便拍攝,魏進福會事先開出幾條小路。他經常帶著喜歡攝影的朋友來到這裡,甚至曾帶領國際大師江村雄兩次探訪。

魏進福表示,自己幾乎每兩、三天就會帶著一批人來此拍攝。有時候,他會遇到在溪床耕作的農民,甚至會幫他們拍攝耕作場景的溫馨情景。而在西瓜盛產時節,也會下去捕捉澆水、收成的情景,以及一些其他農作物如甜椒、白蘿蔔等。

白蘿蔔收成的景色。(魏進福提供)白蘿蔔收成的景色。(魏進福提供)

西螺大橋下的攝影天堂,不僅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也是攝影創作的理想場所,攝影愛好者們在此共享美景、交流心得。

魏進福經常帶朋友到西螺大橋拍照,希望把故鄉的美傳播出去。(魏進福提供)魏進福經常帶朋友到西螺大橋拍照,希望把故鄉的美傳播出去。(魏進福提供)

對於想拍攝大橋的民眾,魏進福分享個人經驗:「喜歡攝影的朋友,若計畫到西螺大橋下進行拍攝,務必注意安全。儘管表面看似乾燥,但部分地點可能存在隱患,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危險。特別是在橋下,地勢多變,可能存在不穩定的區域,踏步需格外小心。建議攜帶足夠的裝備,並確保安全措施完善。」

西螺大橋之美,連國外旅人都慕名而來。(魏進福提供)西螺大橋之美,連國外旅人都慕名而來。(魏進福提供)

魏進福期望,西螺大橋能夠闢建步行區,將橋面封閉給民眾,讓人們每天都能在此散步、休憩,享受自然風光。這不僅能提供健康優質的休閒空間,也能加強對橋粱的保護和管理,使其成為社區的一處寶貴資源。

美麗的雲彩,把西螺大橋點綴得相當迷人。(魏進福提供)美麗的雲彩,把西螺大橋點綴得相當迷人。(魏進福提供)

【認識西螺大橋】

西螺大橋位於彰化縣與雲林縣交界處,橫跨濁水溪下游,原稱濁水溪大橋。它採用華倫式桁架橋設計,連接溪州鄉和西螺鎮,是臺灣公路交通的關鍵樞紐。在1952年竣工時,它成為全臺灣最長的橋梁,被譽為「遠東第一大橋」,矚目全球。

2023年西螺大橋文化節的景色。(魏進福提供)2023年西螺大橋文化節的景色。(魏進福提供)

雨天的虹橋。(魏進福提供)雨天的虹橋。(魏進福提供)

西螺女兒李雅容在《西螺大橋:我的父親李應鏜》一書中記載,李應鏜是一位在臺灣歷史上久被忽視的地方士紳。他扮演了西螺大橋興建的關鍵角色。

李雅容的著作:《西螺大橋:我的父親李應鏜》。(廖儷芬提供)李雅容的著作:《西螺大橋:我的父親李應鏜》。(廖儷芬提供)

1952年大橋完工時,成為遠東第一、世界第二長的公路大橋,僅次於美國舊金山的金門大橋。為了實現興建西螺大橋的重大目標,李應鏜多次向政府陳情,並成功聯合了美援會、美國懷特公司,以及在日本接受訓練的臺灣技術工程師,使得整個橋梁在短短七個月內完工,成為當時東亞的奇蹟。◇


延伸閱讀
走入夏日荷花的優雅世界
2024年04月30日 | 1個月前
繪畫、書法、篆刻 丁易章的藝術人生
2024年05月12日 | 1個月前
韓籍藝術家宋周妍 樂在漆藝創作領域
2024年05月11日 | 1個月前
燦爛初夏 探尋美麗的鳳凰花海
2024年05月09日 | 1個月前
「獅」落的文化 全球唯一龍鳳獅陣
2024年03月04日 | 3個月前
臺傳統工藝纏花 登上巴黎奧運會場
2024年05月05日 | 1個月前
繩結美學 創意發想成就美麗人生
2024年05月03日 | 1個月前
黃金阿勃勒花海 已經熱鬧迎夏了
2024年05月03日 | 1個月前
筍農黃明賢生態園區 友善耕作領航
2024年04月08日 | 2個月前
攝螢攻略
2024年04月20日 | 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