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召開專家會議拍板 米酵菌酸正式改名「邦克列酸」

衛福部3日下午舉行記者會,次長王必勝會中表示,由於「米」字易有誤解,導致不必要的恐慌,經專家會議一致決議將「米酵菌酸」更名為「邦克列酸」。 (中央社)
衛福部3日下午舉行記者會,次長王必勝會中表示,由於「米」字易有誤解,導致不必要的恐慌,經專家會議一致決議將「米酵菌酸」更名為「邦克列酸」。 (中央社)

【記者賴玟茹/台北報導】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受關注,衛福部3日上午召開專家會議討論,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會後召開記者會,他表示,避免米製品遭汙名化,會中決議,將米酵菌酸改名為「邦克列酸」。

衛福部3日上午召開專家會議,邀集食品、毒理、微生物、臨床醫療、食品檢驗、衛福部食藥署、衛福部疾管署、農業部農糧署、農業部農試所、環境部化學署、台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等單位,釐清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亞型在台分布情況,並研議是否進行調查、視情況盡速徵求研究計畫。王必勝會後召開記者會,說明討論結果。

王必勝表示,米酵菌酸因為翻譯不到位,加上日常米製品多,擔憂民眾望文生義產生誤解,會議中決議直接音譯改為「邦克列酸」。

對於民眾日常如何預防食物中毒?王必勝說,首先「一般性指引」,一般民眾對病毒細菌預防方式,環境方面,包括食物如何保存,及放置環境等內容,食藥署將會製作懶人包說明。

另在「食品製造業、餐廳指引」方面,王必勝說,待更多細菌學證據後,才會有更細緻準則,主要針對哪些食材容易受影響,及相關因應作為等,會請食品專家一邊搜集證據、一邊訂定指引。

另就媒體問及本案是否會成為懸案?王必勝說,本案是很明確的「邦克列酸」中毒事件,重點是細菌不一定能找到源頭,檢方也在調查介質、環境等部分,強調結果出來前,不需多加揣測。

王必勝也說明最新的採檢狀況,他表示,3月28日到寶林茶室A13店,採驗8個環境檢體是「陰性」,其實也是在預期內,因為廚房有經過清理,再驗出細菌的機會較少,會上專家也建議,採取細菌DNA鑑定方法檢驗,確認是否能找到細菌片段。

延伸閱讀
台立委陳菁徽籲落實國際食安預警
2024年04月01日 | 7個月前
米酵菌酸中毒案 專家籲菌種溯源
2024年03月29日 | 7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