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歷代散文 訓蒙讀本《古文觀止》

1934年出版的線裝《古文觀止》。(公有領域)
1934年出版的線裝《古文觀止》。(公有領域)

文/智真

古語云:「文以載道。」《古文觀止》可謂是文以載道的典範,該書是清朝康熙年間吳楚材、吳調侯叔侄二人選編的一部古文讀本。

「觀止」一詞出自《左傳》。吳國公子季札在魯國觀賞周樂,至《韶》舞,說:「德至矣哉!大矣」,認為已達到盡善盡美,無以復加,讚歎道:「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古文觀止》書名中「觀止」二字即由此而來,意即盡將古文之精華選編其中之意。

《古文觀止》從中國古代散文中,遴選了自先秦至明末的散文222篇,兼顧不同風格、不同流派、不同題材的作品,並以時代為經,以歷代作家作品為緯編排,有論、贊、傳、記、書、表、序、賦、詔、疏、碑志等多種體裁。

正蒙養而裨後學

例如,它精選了《左傳》、《國語》、《戰國策》、《禮記》、《史記》中的精髓,還有漢、六朝、唐、宋、明代的名人名作、至理名言等,從多個角度展現出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蘊涵著豐富的歷史知識,既有文學美意,又有哲理教化。

文章讀起來琅琅上口,便於記誦。每篇文章的寓意之深厚,令人讀後回味無窮,它不但教人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可以說篇篇都是做人做事的警示錄,不愧堪稱為「觀止」。

《古文觀止》選文,以傳統文化的正統思想和倫理道德為衡量標準,體現了「文以載道」這一文學的社會功能和傳統,尊禮、崇德、敬神、重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儒家思想可謂此書的突出特點。

《左傳》是《古文觀止》選得最多的一部書,所選《左傳》十九篇,皆貫穿崇禮尊德思想,以史事說明合禮則興,失禮則亡。所謂「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史記》)。先人制禮,目的在於昭德、在於正人,用禮這一神聖的制度以「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左傳‧隱公十一年》)。

如《左傳‧臧哀伯諫納郜鼎》一文講述道:魯桓公欲將賄賂得來的大鼎放在太廟,大夫臧哀伯認為這是嚴重違禮的行為。

他說:「作為國君,應該宣揚美德,杜絕邪惡,以此來為百官做出表率,即使這樣,還擔心有什麼過失,於是通過宣揚美好的德行來示範給子孫後代。……可是現在,摒棄美德而標榜奸邪,竟然將別人行賄的器物安置在太廟裡,顯現在百官面前,如果百官照著做,那麼你又能憑什麼去懲罰他們呢?國家的衰敗是由官吏奸邪引起的,官吏們喪失德行是由賄賂盛行昭著開始的。現在行賄的大鼎竟安放在太廟裡,還有比這個更昭著的賄賂行為嗎?」臧哀伯在國君違禮時能夠以道德去規諫,可謂恪盡職守。

以道德為衡量尺度

儒家一開始就把道德價值提高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大學》提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古文觀止》中政論類文章是占篇幅最大,影響力也最大的一類,這些文章皆體現了以道德為衡量一切的價值尺度。

如《左傳‧宮之奇諫假道》中宮之奇說:「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依,將在德矣。」魏徵在《諫太宗十思疏》中寫道:「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濬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德政愛民是儒家思想的一項重要內容,要求保民、愛民、養民、教民。因此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精神,成為歷代有為的知識分子具有的一種高尚意識,是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的集中體現。《古文觀止》這方面選文為人們展現出古人的博大胸襟。

如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寫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寫道:「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勾勒出一幅太守仁政安民,以能使百姓快樂而快樂、與民同樂的圖畫;王守仁在《象祠記》中描述了古時舜以德化人,以致其「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他感化了他的弟弟象,使人們知道:人的不善良,即使跟象一樣,還能夠改正;君子修養自己的品德,達到了完美,即使是跟象一樣品行不端的人,也還能夠感化的。

借景說理 感悟人生

《古文觀止》中也選了借景說理,對宇宙人生感悟的文章。如蘇軾在《前赤壁賦》中寫的「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從景物的變化說到人生的哲理,由江水無窮想到人生須臾,渴望能與飛天的神仙一起遨遊在永恆美妙的境界中。

蘇軾的散文,境界開曠,像行雲流水,正如他在評說自己的散文《文說》中寫的「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讀《古文觀止》可以領悟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有臣子對君王的諫言,有長輩對後代的諄諄教誨,有朋友贈序,有考試的論文,還有自薦的求職書等,皆表達了知識分子的理想和忠孝仁義的道德追求。

如諸葛亮的感人至深的《出師表》,陶淵明描繪的世外仙源《桃花源記》,王羲之流傳千古的《蘭亭集序》,王守仁倡導尊經重道的《尊經閣記》,劉基針砭時弊的奇文《賣柑者言》……

嘉言名句 歷久不衰

《古文觀止》中還有許多名言、警句。如:《戰國策‧信陵君殺晉鄙》中,唐雎謂信陵君曰:「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光武帝臨淄勞耿弇》中寫的「有志者事竟成」;王勃寫的「君子安貧,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滕王閣詩序》);韓愈寫的「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重以周,故不怠;輕以約,故人樂為善」(《原毀》);蘇洵寫的「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辨奸論》)。

《古文觀止》選入的作品注重「仁義禮智信」的傳統理念,注重道德品行修養,而且辭章優美,千百年來膾炙人口。

——轉載自「明慧網」◇

延伸閱讀
學界:新課綱弱化基本學力
2023年06月08日 | 1年前
老子: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2022年08月12日 | 2年前
【品讀宋詞】有情人生的徹悟
2021年11月29日 | 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