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爾容一甲子展 重現百年前紙塑工藝

蔡爾容與妻子卜雅菡共同鑽研已失傳百年的「脫胎換骨法」紙塑神像。(記者廖素貞/攝影)
蔡爾容與妻子卜雅菡共同鑽研已失傳百年的「脫胎換骨法」紙塑神像。(記者廖素貞/攝影)

文/記者廖素貞

紙塑神像大師蔡爾容鑽研、還原百年前「脫胎換骨法」紙塑工藝,塑造出有筋骨皮肉如真人般的紙塑神像。他說,製作神像不是個人創作,必須依據神明的真實面貌來做,這是對神明的敬重。

蔡爾容紙塑工藝作品,北港朝天宮媽祖出巡陣頭陣容龐大。(記者廖素貞/攝影)蔡爾容紙塑工藝作品,北港朝天宮媽祖出巡陣頭陣容龐大。(記者廖素貞/攝影)

「蔡爾容一甲子紙塑工藝展」即日起至3月6日在北港文化中心,展出蔡爾容北港朝天宮媽祖出巡陣頭(包含報馬仔、八家將、官將首、媽祖鑾駕)及《封神演義》故事,約50尊神像及紙塑臉譜等作品。

這次也展出精緻的文創臉譜商品。(記者廖素貞/攝影)這次也展出精緻的文創臉譜商品。(記者廖素貞/攝影)

其中八家將臉譜作品,是參照北港「振玄堂」八家將製成,結合朝天宮媽祖出巡陣頭。以封神榜故事人物為主的作品,則包括龍鬚虎、姜子牙騎四不像、武財神趙元帥趙公明等。

「封神榜」的故事人物,申公豹乘著八隻虎的戰車!氣勢凌人。(記者廖素貞/攝影)「封神榜」的故事人物,申公豹乘著八隻虎的戰車!氣勢凌人。(記者廖素貞/攝影)

還原失傳百年紙塑神像技藝

紙製神像源自東漢後期,但一千多年來,作品每每在廟會慶典中焚毀殆盡,技藝傳承與作品保存十分不易。

什家將(記者廖素貞/攝影)什家將。(記者廖素貞/攝影)

蔡爾容的父親是臺灣碩果僅存建醮神明紙塑臉譜工藝師。原本從事化工的蔡爾容,1994年因父親中風、母親罹癌,毅然捨棄高薪回到北港老家,傳承父親辛苦半輩子的紙塑神像工藝。

姜太公騎四不像(記者廖素貞/攝影)姜太公騎四不像。(記者廖素貞/攝影)

蔡爾容與妻子卜雅菡共同鑽研失傳百年的「脫胎換骨法」紙塑神像,採用現存最接近蔡倫所造的竹製手抄紙(竹子紙)為基本材料,並以最原始天然的「糊」為黏著劑,以天然的進口顏料來彩繪,經塑形、陰乾、修剪、整形、上彩、造型、組裝等數十道純手工製作紙塑臉譜。

武財神趙元帥趙公明(記者廖素貞/攝影)武財神趙元帥趙公明。(記者廖素貞/攝影)

蔡爾容還原失傳百年的「脫胎換骨法」紙塑神像,不僅是兩岸三地,也是全世界唯一專精此法之人。

他表示,臺灣早期紙塑神像都來自中國大陸,但在臺灣了解這個行業的人不多,為了找回老祖宗流傳千年的紙神像技藝,他光找資料就找了8年,看了200多本書,還從中國大陸古代壁畫及出土神像拍了2萬多張照片回來參考。

「封神榜」的故事人物(記者廖素貞/攝影)「封神榜」的故事人物。(記者廖素貞/攝影)

他製作的神尊,除了年代考究,從臉部神情、身體動作,到裝飾、衣著、道具,都經過仔細考究。

拒絕挖角 傳統工藝留臺灣

紙塑神像工序非常繁瑣耗時,這次參展的作品,整整花了三年才完成。蔡爾容指出,光是一條小龍,每一片鱗片都是用純手工捏塑,要三個人花三天時間才完成;而臉譜一般建醮祭祀用,因為火化只要黏五層,但廟裡供奉多達13層。

「封神榜」的故事人物(記者廖素貞/攝影)「封神榜」的故事人物。(記者廖素貞/攝影)

他表示,做好的神像摸起來很硬,但在做的過程,比衛生紙還軟,搓不結實會裂開,搓得太用力就會破掉,光學神像初胚就要學一年,因此很多大學生學三天就跑掉了!

他也提到,用竹紙做的神像不怕蛀蟲,可以保存百年不朽。中國目前還保存一尊明朝紙塑神尊,已有三百餘年歷史。

姜子牙騎四不像(記者廖素貞/攝影)姜子牙騎四不像。(記者廖素貞/攝影)

珍惜傳統文化的蔡爾容說,他鑽研的這項瀕臨消失的紙塑神像傳統技藝,很多國家包括中國大陸,都以高價向他挖角,希望他去設廠投資,但都被他拒絕了,再苦他也要把這傳統工藝留在臺灣。

他表示,中國在歷史上已經失去許多好東西,只要看到錢就把好東西往外移,「那我們還剩下什麼?」他還堅持不用合成膠水做紙神像,因為使用合成膠水,7、8年後神像的紙失去黏性就會變形,神像在祭典火化時還會產生戴奧辛。◇

延伸閱讀
走進龍山寺 傳統匠藝之藝術殿堂
2024年01月29日 | 11個月前
傳統工藝 鍛造《魔戒 》史詩刀劍
2024年01月15日 | 1年前
佛像藝師蘇義雄 遵循古法創作
2023年01月17日 | 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