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聲學瑰寶 哥倫布劇院
阿根廷哥倫布劇院(the Colón Theatre)以其卓越的聲學設計(acoustics),被公認為世界上音響效果極優的歌劇院之一。
劇院以探險家克里斯多福‧哥倫布(西班牙文Cristóbal Colón)命名,具有不拘一格的建築元素與令人歎為觀止的裝飾。
哥倫布劇院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歷史可追溯至19世紀。當時阿根廷想在首都建造一座精緻高雅的歐式歌劇院,延攬了三位歐洲建築師接續設計與監督建造,歷時二十多年。1908年劇院落成,首演劇是朱塞佩‧威爾第(Giuseppe Verdi)創作的歌劇《阿依達》(Aida)。
哥倫布劇院的設計靈感來自巴黎歌劇院(the Garnier Opera),不僅外觀引人注目,室內裝潢更是宏偉壯觀。劇院裡的每個角落無不精心設計,一切只為成就最高品質的音響效果。儘管劇院設計風格不拘一式,卻融合了義大利和法國的經典風格元素:對稱、優雅與美麗。主劇場空間是義大利歌劇院經典的馬蹄形設計,也具有法國歌劇院的規模。
放眼哥倫布劇院外觀可見三個樓層。正門口設有一座現代風鐵製遮陽篷(iron canopy),周圍有義大利文藝復興和希臘復興風格等裝飾元素,包括科林斯石柱(Corinthian columns)框在多立克拱門(Doric arches)的兩邊,以及拱門上方的造型裝飾。石材立面與建築整體的對稱性,屬經典的法式建築元素。儘管立面融合不同風格,依然形成一個協和的整體。
推開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廳(foyer)。門廳非常寬敞,科林斯柱和圓拱周圍的灰泥粉飾(stucco)以維洛納(Verona)大理石和人造大理石裝飾。造訪者抬頭一看,可見來自法國的彩色玻璃穹頂和窗戶,彩色玻璃的圖案描繪阿波羅的繆斯女神演奏樂器和跳舞的情景。門廳裡最令人讚賞的元素是通往一樓的主樓梯,以白色卡拉拉(Carrara)大理石建造,扶手則以葡萄牙大理石製成。當時欣賞歌劇是一種社交活動,觀眾可在樓梯口碰面交談。
哥倫布劇院的一樓是金色大廳(The Golden Hall)。這裡有高大壯麗的石柱和枝形吊燈,其靈感來自凡爾賽宮(the Palace of Versailles)和維也納美泉宮(the Schönbrunn Palace)的大廳。兩側牆面都有裝飾性雕刻壁柱(pilasters),飾以精緻的22K鍍金。
半身像大廳(The Hall of Busts)是哥倫布劇院的另一個亮點。顧名思義,這處小廳是用來展示著名作曲家的雕塑。例如位在拱門上方有座法國作曲家夏爾‧古諾(Charles Gounod)的半身像,以人造波蒂奇諾(Botticino)大理石製成的柱子和壁柱支撐裝飾。
主劇場(the Main Auditorium)呈義式馬蹄形,有二千四百多個座位,共7層,兩側設有開放式法式包廂。紅色天鵝絨座椅配置在一樓,對面是鍍金舞臺。舞臺上亮眼的飾品和舞臺設計,大部分來自劇院當地的工作室。完美的空間比例,讓整個大廳產生無與倫比的音響效果,立體聲環繞。
主劇場的穹頂是另一件藝術品,由當時阿根廷重量級畫家勞爾‧索爾迪(Raúl Soldi)繪製,構圖呈現演奏樂器的音樂家和戴著面具的演員。手工繪製的圓頂色彩柔和,中央垂掛著一盞華麗的青銅吊燈。沿著穹頂下方有一條廊道(corridor),音樂家可在那演奏樂器不被看見,還能產生特殊音效。
哥倫布劇院曾於2010年進行維修與翻新。如今,它的重要性與米蘭斯卡拉歌劇院(Milan’s La Scala)、巴黎歌劇院、維也納國家歌劇院(the Vienna State Opera)和倫敦的王家歌劇院(London’s Royal Opera House)齊名。
原文:The Colón Theatre: Argentina’s Acoustical Gem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