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復發轉移 女子眼球凸出險遭挖

30歲女子「小宛」乳癌復發轉移眼窩,眼球凸出險遭挖。(記者黃玉燕/攝影)
30歲女子「小宛」乳癌復發轉移眼窩,眼球凸出險遭挖。(記者黃玉燕/攝影)

文/記者黃玉燕

乳癌居國內女性癌症首位,每年新增超過1.5萬人,相當於每35分鐘就有1人罹患乳癌。30歲女子「小宛」罹患第二期乳癌,術後辭職休養4年返回職場,發現乳癌細胞長竟到眼窩,陸續出現視覺疊影、眼白冒水泡、眼球外凸到眼睛已無法閉合,多位眼科醫師建議她要摘除眼睛、保命。在接受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治療三周後,眼窩腫瘤即明顯縮小,目前持續治療中。

台灣癌症基金會6日在台中福華飯店舉辦「國際乳癌防治月」記者會,介紹乳癌新分類「轉移性HER2弱陽性乳癌」,及個案新藥治療效果。台灣癌症基金會6日在台中福華飯店舉辦「國際乳癌防治月」記者會,介紹乳癌新分類「轉移性HER2弱陽性乳癌」,及個案新藥治療效果。(記者黃玉燕/攝影)

台灣癌症基金會6日在台中福華飯店舉辦「國際乳癌防治月」記者會,邀請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中國醫大附醫乳房外科劉良智、彰化基督教醫院全方位乳房腫瘤中心主任陳達人介紹乳癌新分類「轉移性HER2弱陽性乳癌」,及個案新藥治療效果。

劉良智教授表示,「HER2弱陽性」代表HER2有表現但表現量卻不高,是乳癌的一種新分類,占所有乳癌病友的一半左右。過去被分類為荷爾蒙陽性與三陰性乳癌的病友,現在都可能屬於「HER2弱陽性乳癌」,可優先考慮抗體藥物複合體(ADC,全稱Antibody-Drug Conjugates)治療。

小宛經醫師評估是屬於新的乳癌分類「HER2弱陽性乳癌」,並接受俗稱「魔術子彈」的ADC治療,三周後,眼窩腫瘤明顯縮小,眼睛症狀也逐漸改善,算是眼睛算是保住了,目前仍用新藥持續治療中,三個月需檢查一次。

彰化基督教醫院全方位乳房腫瘤中心陳達人教授表示,ADC抗體藥物複合體係以「連接子」結合標靶藥物與細胞毒殺藥物,利用標靶藥物的專一性,將細胞毒殺藥物送進癌細胞,相較於傳統化療屠殺式攻擊或單用標靶,作用更精準,副作用也較傳統化療小。

ADC藥物關鍵在於「旁觀者效應」,陳達人說明,部分ADC藥物所搭載之細胞毒殺藥物,細胞膜通透性佳且數量多,對鄰近的癌細胞產生毒殺效果,引發「旁觀者效應」,且能降低復發風險。

台灣癌症基金會賴基銘執行長表示,臨床乳癌治療選擇越來越多,還有新藥陸續研發問世,乳癌病友不要放棄希望,遵循醫囑及早且規律治療,搭配規律運動與健康飲食,戰勝乳癌不是夢。

延伸閱讀
信仰之下 癌末孕婦順利分娩
2023年10月03日 | 1年前
斷食3天 腦霧症狀改善
2023年09月01日 | 1年前
乳癌年輕化 病友團體提四大訴求
2023年09月17日 | 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