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食3天 腦霧症狀改善
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之前,斷食療法主要用於治療代謝疾病,許多醫生建議採用斷食法減肥和管理糖尿病。近期研究表明,斷食可減輕炎症、提升免疫力、增強認知功能,並降低癌症風險。許多治療長新冠(新冠後遺症,例如:腦霧症狀),以及新冠疫苗副作用的醫生們也建議,用斷食作為改善身體整體症狀的潛在療法。
斷食或禁食是一種古老習俗,有著數千年的歷史。「早餐」這個詞的英文breakfast,本身就意味著打斷禁食狀態,人在夜晚休息時處於禁食狀態,所以早餐是打斷(break)、禁食/齋(fast)。
縱觀歷史,不同的宗教和文化中都涉及廣泛的斷食規定。例如,中國佛教徒傳統在午餐後斷食至翌日早上,而穆斯林則在齋戒月期間從黎明到黃昏斷食。
斷食應用到醫學上至少可追溯到西元前五世紀。古希臘醫師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提倡,在生病時不要進食,他說「生病時進食,就是在餵養你的疾病」。
儘管沒有具體證據支持「飢餓療癒感冒」的概念,但腎病暨斷食專家傑森·馮(Jason Fung)博士表示,斷食可能會激發出人體本身的智慧,斷絕病毒和有害細菌的營養,起到對抗感冒、打敗疾病的作用。
斷食可重置免疫系統
斷食有兩種主要形式:長期斷食,也就是持續至少36小時斷食,以及間歇性斷食,約間隔12~24小時,間歇性斷食是一種時興的生活方式。對於激發細胞重置和更新方面,長期斷食比間歇斷食更有效。
在白天,人體主要處於兩種狀態:進食狀態和進食後狀態(也稱為斷食狀態)。這兩種狀態共存,但作用相反,就像陰和陽一樣。
進食通常會引發炎症,而斷食會進行抗炎反應。每個個體與環境中各種病原體、細菌和真菌相互作用著,進食會將營養物質和病原體同時引入體內,從而激發免疫系統作用。每頓飯後,免疫系統都會去清除病原體,身體會有一段暫時的炎症期。這種炎症期是有益的,因為它有助於預防感染並加強身體的防禦機制。
然而,頻繁吃零食,讓身體持續處於進食狀態,可能會導致慢性發炎,從而影響到健康,包括使機體的壓力增加、血壓升高、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細胞和組織損傷,以及影響傷口癒合。這就是為什麼慢性炎症通常與二型糖尿病、 阿茲海默症、癌症等疾病相關。
禁食會喚醒抑制發炎的基因、減輕細胞激素風暴。發表在《Cell Stem Cell》期刊上的研究發現,為期3天的禁食,會通過分解舊的免疫細胞並產生新的免疫細胞,來重置人體免疫系統。
禁食減輕長新冠症狀
根據專注於長新冠症狀和新冠疫苗損傷的醫療組織、新冠重症護理聯盟FLCCC(Front Line COVID-19 Critical Care Alliance)說法指出,斷食是治療新冠後遺症和新冠疫苗引發的症狀的潛在治療方法。在這類疾病的治療中,斷食可刺激細胞啟動自噬機制,把老舊細胞降解再利用產生新細胞的過程,包括降解COVID-19棘蛋白。
FLCCC的醫生們認為,這些棘蛋白可引發炎症、微凝血(微小凝塊阻塞毛細血管)、粒線體功能障礙、自體免疫疾病、神經系統問題和其他併發症。
一種選擇性的自噬,稱為分子伴侶媒介的細胞自噬(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 CMA),專門從事蛋白質降解,通常在斷食24小時後會被啟動。因此,FLCCC建議,在可耐受下,將斷食時間延長至72小時或更長。
治療長新冠和新冠疫苗損傷的執業護士斯科特·馬斯蘭(Scott Marsland)發現,患者在斷食3天後,其腦霧症狀有所改善,「斷食可能有助於減輕新冠後遺症和疫苗損傷引起的症狀。」他說。
內科醫生賽義德·海德爾(Syed Haider)博士說,他的一些患者在長時間斷食期間,症狀完全逆轉。
馬斯蘭觀察到,嚴格遵守斷食計畫的患者,尤其是長時間斷食的患者,抗棘蛋白抗體(Anti-spike antibodies)減少。對抗外來入侵者如棘蛋白的抗體免疫反應降低,為症狀緩解提供了解釋。
內科醫生喬丹·沃恩(Jordan Vaughn)分析了800多名患者的數據,他指出,隨著患者症狀的改善,他們的抗棘蛋白抗體數量往往會下降。
糖尿病人是否應斷食?
斷食有望使二型糖尿病緩解至少一年。間歇性和長期斷食都會使進餐次數減少,從而減少胰島素釋放並改善血糖。斷食還能促進內臟脂肪分解,而內臟脂肪與炎症和胰島素阻抗相關。
雖然在糖尿病治療中已納入斷食療法,但患者在開始斷食前,應先諮詢醫生,此外,建議兒童、孕婦和哺乳期母親避免採用斷食。
斷食可抗失智症
間歇性斷食對人的認知功能和記憶力具有潛在益處,一些人反饋,斷食可使思維清晰度和記憶力得到改善。研究表明,斷食會增加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這是一種可促進舊神經元存活,並促進新神經元形成和連接的蛋白質。斷食期間的自噬功能還可能會使神經元再生並清除蛋白質碎片。
不少研究表明,生酮飲食可以改善認知。與斷食類似,這些飲食方式迫使身體以脂肪和酮作為主要能量來源,而不是葡萄糖。
他談到《阿茲海默症的終結》一書作者、阿波羅健康公司(Apollo Health)首席科學執行官戴爾·布雷德森(Dale Bredesen)博士說,他的一些患者,在遵循斷食療法後,症狀出現了逆轉。患者每天斷食12~14小時,同時採取其他干預措施,例如鍛鍊、充足睡眠,以及降血糖食物、牧場放養的肉類和攝取少量穀物。
目前尚不能判定患者症狀改善源於斷食干預。但傑森·馮說,由於糖尿病和胰島素阻抗可能會使人們面臨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鑒於斷食可逆轉糖尿病,因此斷食可能有助於預防此類疾病。
斷食燃燒脂肪
斷食以其改善糖尿病等疾病的作用,以及有助於減肥而聞名。斷食期間,胰島素會下降,身體開始燃燒儲存的脂肪獲取能量。
斷食干預通常可與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飲食相較。生酮飲食可使身體維持較低的胰島素,促進脂肪的分解,包括分解那些與炎症相關的潛在有害的內臟脂肪。
低胰島素有利於脂肪分解和減肥。當胰島素較高時,身體傾向於儲能優先於脂肪分解,所以胰島素較高時脂肪的使用有限。
斷食和癌症治療
同樣的概念也適用於與肥胖相關的癌症,斷食可能有助於減少癌症的發生。「有很多癌症與肥胖相關。」傑森·馮說,「大約有13種癌症被認為與肥胖相關,斷食可能有助於減少這些癌症的發生。」斷食可使癌細胞挨餓。
斷食時,身體燃燒脂肪並產生酮作為能量。癌細胞的生長嚴重依賴葡萄糖,酮做能量使得癌細胞的生長效率較低。
此外,斷食會使胰島素降低。胰島素升高與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結直腸癌的風險增加相關。
斷食需謹慎 效果因人而異
斷食可能會帶來某些副作用,包括情緒波動,尤其是飢餓感。在當今的文化中,吃零食、暴飲暴食很常見,斷食可能會被認為與挨餓差不多。
不過,傑森·馮認為,斷食是通過有目地的分配特定進食時間的每日管理方式。斷食的好處因人而異,斷食方式的選擇也可能不同。間歇性斷食通常是安全的,長期斷食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
在進行長斷食期間,身體主要分解脂肪來獲取能量,而不是肌肉。然而,無論個體的脂肪和肌肉比例如何,長期斷食的第一天,都會發生瘦肌肉量的損失。因此,肌肉量較大的人在長禁食期間可能會損失更多的肌肉,脂肪損失則較少。
斷食方法有多種,如間歇性斷食,或每隔幾個月進行一次長時間斷食。但像社交活動,如一起共進晚餐等,可能會干擾長時間斷食,因此選對適合自己生活方式和喜好的斷食方式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