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衛星「獵風者」10/5升空

臺灣首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將在臺灣時間10月5日,於法屬圭亞那升空,計畫主持人林辰宗(圖)回憶10年走來實在不易。(國家太空中心提供)
臺灣首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將在臺灣時間10月5日,於法屬圭亞那升空,計畫主持人林辰宗(圖)回憶10年走來實在不易。(國家太空中心提供)

【記者侯駿霖/臺北報導】

臺灣首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現已抵達法屬圭亞那,預計於臺灣時間10月5日升空,將搭載我國自行研發的酬載儀器,可幫助氣象觀測颱風等劇烈天氣的形成;國家太空中心(TASA)團隊正在當地進行數項功能測試,計畫主持人林辰宗表示,儘管過程「曲折坎坷」,但不久就能見證「臺灣製造」飛向太空。

國家太空中心1日指出,獵風者搭載「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GNSS-R)」,能執行海面風速觀測任務,為臺灣學研界研發的酬載儀器,其他10項關鍵元件與技術,由20家廠商共同參與,這次升空若通過驗證,可望協助臺灣太空產業興起。

獵風者衛星去年組裝完成後,今年7月由總統、行政院長等人列隊歡送,並運至南美洲法屬圭亞那的「圭亞那太空中心」,預計在臺灣時間10月5日上午9時36分,搭乘亞利安航太公司(Arianespace)的VEGA火箭發射升空,進入601公里的低地球軌道執行任務。

針對獵風者整備狀態,林辰宗指出,主要進行功能測試、燃料槽洩漏測試、灌注燃料、與火箭對接等工作。他說,目前剛完成燃料槽洩漏測試,等火箭準備好,即可灌注燃料。他說,雖然歷經坎坷,但能見證臺灣製造飛向太空與有榮焉。

獵風者有82%由臺灣研發製造,除了分析遲延都卜勒特性,也能根據訊號強弱判斷海面風速,衛星屬於太陽同步軌道、可全球覆蓋,主要觀測範圍集中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低緯度帶,這也是劇烈天氣生成的區域,預計一天可提供近7萬筆觀測資料。

國科會表示,太空科技發展快速已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太空經濟逐漸成形,國家太空中心今年改制為行政法人,不僅研發任務要持續進行,更肩負產業推動與人才培育的責任,在府院支持下,太空中心將從不同層面推動產業升級。

延伸閱讀
APEC防災會議 吳政忠分享臺灣經驗
2023年08月03日 | 1年前
卡努轉中颱 8/2最接近臺灣
2023年07月30日 | 1年前
各地仍高溫炎熱 慎防午後大雷雨
2023年07月02日 | 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