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自製獵風者衛星起運 總統:太空進軍國際一大步
國家太空中心(TASA)14日舉辦臺灣首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起運典禮,預估今年9月自法國圭亞那太空中心(CSG),搭乘亞利安公司(Arianespace)的Vega火箭升空。總統蔡英文表示,獵風者衛星超過八成的零件為臺灣製造,是臺灣進軍國際太空產業的一大步。
蔡英文表示,獵風者為臺灣自製的第一顆氣象衛星,以古希臘神話中「海的信使」命名,象徵這顆衛星被賦予的使命、擁有駕馭風浪的能力,未來可以更精準掌握劇烈天氣在海面生成的初期數據,對全球氣象觀測預報將是重大的突破。
她強調,這顆衛星主要搭載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GNSS-R),且逾八成的關鍵元件均由臺灣研發製造,可說從構想到製造都是臺灣土生土長,證明臺灣製造優勢有能力進軍全球太空產業。
「太空經濟開始萌芽,獵風者是臺灣第三期太空計畫首枚衛星,因此要打頭陣」,行政院長陳建仁指出,過去臺灣與美國合作的福衛三號,有「最精準溫度計」的美譽,這次獵風者由國內20家以上研發廠商共同參與,也帶動周邊產業供應鏈跨入太空領域、意義非凡。
有「火箭阿伯」之稱的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認為,獵風者原先是福衛7號其中一顆,但計畫架構改為臺灣自製,自2014年啟動研發,「歷經8年努力,獵風者起運如同看著自己將孩子養大、送出國唸書工作」,也進一步驗證了臺灣具備衛星關鍵元件、酬載儀器、衛星系統等領域的製造能力。
太空地面設備2025年總產值上看3千億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全球太空產業近4年才逐步拓展,但臺灣已有自製衛星起運發射,進度完全沒有落後,他形容衛星是投手,只要配合地面設備的捕手、掌握投射下來的訊號,就能執行各式運用。
「太空經濟已經成形,並帶動臺灣太空產業鏈發展」,吳政忠說,地面設備從2020年至2025年,相關產值預估可增加新臺幣800億元,總產值將上看3,000億元。他說,去年成長幅度就超過20%,優於全球市場增幅,期待獵風者升空後,能為氣象及科學研究做出貢獻。
人才難覓是太空產業一大挑戰
針對太空產業發展,獵風者衛星計畫主持人林辰宗接受聯訪表示,美國很多公司合作一起研發儀器,都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經驗磨合,但臺灣比較沒有系統工程經驗,這次衛星計畫除了結合產業界,太空中心也與成功大學、中央大學、工研院攜手合作。
不過,由於太空技術與衛星計畫發展,可能也涉及國安,臺灣方面主要以政府主導。林辰宗提及,太空領域包羅萬象,例如電機、電池、機械、航太等關鍵項目,都是太空中心需要的人才,但現在面臨企業大搶工也是一大挑戰。
林辰宗說,主因是畢業生若有條件進入竹科工作,例如台積電年薪開價200萬,一些求職者或畢業生,可能就不會想進入太空領域的公家單位。他說,美國NASA的薪水,據了解只有美西附近公司的1/3至1/2,這是普遍現象,而馬斯克創辦的SpaceX,就是祭出高薪向產業界挖角的有名例子。
針對太空人才培育方面,林辰宗認為,近年成大、淡大、逢甲、中央等4間大學近年成立航太相關科系,應該滿多學生會希望投入所學在職場上,將有助於太空產業帶來正面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