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界開發識毒平臺 救人速度快八倍

「拉曼光譜檢測平臺」。(中央社)
「拉曼光譜檢測平臺」。(中央社)

文/記者賴玟茹

醫師面臨未知毒化物,過去只能抽血檢驗,至少4小時以上才能真正辨識出毒品,長庚醫院、清華大學、臺灣大學、馬偕醫院等四個單位合作開發出「可攜式拉曼檢測平臺」,30分鐘內就能分析出人體內毒化物,速度加快8倍,甚至日前幼兒園疑餵藥風波的巴比妥安眠成分,都可驗出。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國內常見的中毒物質,包括農藥、有毒金屬、毒品濫用、安眠藥、清潔用品等,大多數病患送到急診時,醫師面對未知的毒化物時,只能口頭問診,且過去通常標準流程,要經過實驗室至少4小時以上的檢測確認,才能得知結果,不管是時效性、應用性都明顯不足。

劇毒農藥巴拉刈,農委會在3年前宣布禁用,但至今仍有零星案例。顏宗海表示,巴拉刈常規有一套完整治療流程,但血液檢測仍需6個小時以上,檢測結果隔天才能出來,若能及時得出檢測結果,能夠爭取拯救病人的時間。

清華大學醫工所教授萬德輝說明,物質都存在各自光譜,傳統拉曼光譜訊號較弱,尿液、血液檢體濃度低,不容易檢測,現在這項檢測平臺,克服上述技術,結合最新分析化學與奈米科技,增強檢體訊號一兆倍,僅需少量檢體(2~5微升)就能檢測光譜訊號,確認毒化物。

顏宗海補充,「可攜式拉曼檢測平臺」可辨識的範圍相當廣泛,包含農藥(福美雙、陶斯松、大滅松、達馬松、巴拉刈、加保利等)、食品添加物(桃紅精、紅色6, 40號、黃色4, 5號等)、臨床藥物(抗生素、抗癲癇藥等)、新興毒品(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喵喵、浴鹽等)等都難逃法眼,不僅有助醫療,也可望對食安、司法科技產生重大的進展。

萬德輝說,量測過程僅需幾秒鐘至幾十秒,量測後,就能依據不同光譜,比對出是什麼農藥,舉凡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等,後續以資料庫比對,目前已能檢測超過50種毒化物質,不過目前系統仍存在限制,無法檢測蛋白質、抗體,及抗原等大分子物質。

研究成果已發表在2023年7月「小(Small)」和2023年9月國際知名期刊「感測器和致動器B:化學(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延伸閱讀
打擊製毒供應鏈 美起訴8家中企
2023年10月04日 | 1年前
毒品藏罐裝奶粉 兩位收貨犯被捕
2023年10月03日 | 1年前
臺版絕命毒師? 警逮4嫌
2023年08月25日 | 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