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蜂螫旺季 專家:輕微可冰敷 嚴重速就醫

(記者賴玟茹/桃園報導)

秋天將至,許多民眾喜好從事戶外活動,但仍要注意蜂螫風險。據衛福部暨臺北榮總臨床毒藥物諮詢中心(簡稱毒物中心)統計近20年的數據發現,每年9月螫傷人數達高峰。專家表示,同時被愈多隻蜂螫傷、被胡蜂螫傷、年齡較大者,以及身體多處部位被螫傷的病人,與蜂螫後是否產生嚴重中毒具有顯著相關性。

蜂類螫傷可分為蜜蜂和胡蜂(俗稱虎頭蜂)螫傷。據毒物中心最新統計,2001至2021年共有611名因蜂螫傷通報至毒物中心的病人,當中441名患者更有詳細的臨床資料可供探討與中毒嚴重度有關的預測因子。研究結果顯示,蜜蜂和胡蜂螫傷主要發生在夏季及秋季,特別是9月通報螫傷的人數達到最高峰。

此外,蜂螫通報至毒物中心的611位病人中,46人(7.5%)產生嚴重中毒症狀,其中有29人為嚴重症狀(4.7%)、17人死亡(2.8%)。

臺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表示,同時被愈多隻蜂螫傷、被胡蜂螫傷、年齡較大者,以及身體多處部位被螫傷的病人,與蜂螫後是否產生嚴重中毒具有顯著的相關性。

楊振昌分享,近日收治一名40多歲男子,在住家附近的公園活動時,被十幾隻虎頭蜂攻擊,全身包括後背、手腳等多處有螫傷,引發凝血功能異常、橫紋肌溶解及蜂窩性組織炎。經給予補充水分、抗生素、類固醇、抗組織胺等治療後出院。

毒物中心建議,民眾至戶外活動時,應避免穿著鮮豔衣物或塗抹香水;遇見蜜蜂和胡蜂在附近盤旋時,應迅速且安靜離開,以免驚擾蜂隻導致被蜂螫傷或甚至引來蜜蜂、胡蜂群起而攻。

若不幸遭受蜂螫,應盡速遠離蜂螫現場及取出螫針;輕微的螫傷可以使用冰敷以緩解症狀;局部症狀持續未緩解時,可使用消炎止痛藥膏塗抹局部,避免搓揉局部以免併發蜂窩性組織炎;若有過敏症狀或被多隻蜂螫傷者,應盡快就醫治療,以免產生嚴重的中毒症狀,甚至危及生命。◇

延伸閱讀
誤食野菇釀中毒 禍首是綠褶菇
2021年09月20日 | 3年前
印度男孩五次轉生
2021年07月05日 | 3年前
榮總前院長:批評是最廉價的
2021年06月06日 | 3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