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對美貿易順差擴大 楊金龍示警避免成制裁對象

央行總裁楊金龍。圖為資料照。(記者陳柏州/攝影)
央行總裁楊金龍。圖為資料照。(記者陳柏州/攝影)

【記者張原彰/臺北報導】

全球化帶來限縮本國發展空間等問題,美、中皆正在調整全球化的腳步,央行總裁楊金龍說,美中爭端使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擴大,台灣應持續關注相關發展並避免成為美國貿易制裁對象。

楊金龍上個週末受邀至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和國際金融學院主辦的「2023年國際經濟與金融趨勢論壇」,並以「全球化最新發展與台灣因應之道」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關於現階段全球化的狀態,楊金龍說,面對全球化帶來的問題,近年美、中均重新調整全球化的腳步,祭出不同因應政策,美國由於製造業就業機會流失、對中貿易逆差擴大及貧富不均擴大等問題,近來與若干西方民主國家結盟,以「降依賴、去風險」的倡議,力求與中國大陸抗衡。

中國大陸方面,他說,伴隨全球化發展,資本主義向前推進,恐與中國大陸體制產生衝突。而為避免民營科技巨擘等陸企,在全球化發展中日漸壯大,中共除強化產業監管外,並強調「反壟斷」、促進「共同富裕」,加強對民營企業的整治等。

楊金龍說,台灣為小型開放經濟體,與全球經濟整合的程度甚深,過去積極參與全球貿易更協助我國躍升為高所得國家。近年全球化發展步調調整,他認為對台灣經濟前景有三大意涵。

他說,首先是,全球化宜為有限度、有智慧的全球化,過往全球化恐限縮國家政策 空間,可能引發政經不穩定,未來主要經濟體宜透過國際政策協調,來制定全球化的基本規範。

第二點是,楊金龍說,在地緣政治風險及全球供應鏈重組變局下,為我國企業帶來新發展機會,並使台灣的經貿發展更趨平衡。

第三,他說,美中爭端使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擴大,宜持續關注其發展,並避免成為美國 貿易制裁對象。

至於金融業的部分,楊金龍說,台灣不同於香港及新加坡等金融中心,台灣經濟發展長期以台灣廠商在國內或全球布局為主,經濟腹地較分散,但隨台商逐漸擴大東協布局,國內銀行與東協國家資金往來趨於密切,等同擴大金融服務業經濟腹地,提供金融業發展新契機。

他說,金融業順應供應鏈重組及多元布局,擴大經濟腹地規模,並有三大路徑,首先是,積極引導台商資金及外資投資進行國內實質投資,擴大金融業的國內業務量能。

第二是,提升金融業的國際化程度,擴大海外業務量能:金融業可配合廠商布局調整及 新南向政策,將金融服務帶往各國,擴大經濟腹地;透過 DBU 與 OBU 相輔 相成,發展為台商貿易結算及資金調度中心。

第三,新台幣匯率穩定是金融正常運作之基石,對國內製造業營運至關重要,對金融業穩定發展不可或缺。以亞洲金融中心的香港及新加坡為例,兩者皆採行維持本幣穩定的匯率制度。

延伸閱讀
楊金龍:升息與否看通膨
2022年12月12日 | 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