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晶片戰發酵 日歐補助半導體自製
美中半導體紛爭持續發酵,各國紛紛自建半導體供應鏈。日本政府承諾,將增加對尖端晶片製造商Rapidus Corp.的財政支持,而歐盟執行委員推出的「歐盟晶片法」修正草案,最快可能在本月18日通過,目標擴大歐盟在全球半導體的市占率。
日本發展半導體製造產業,在去年成立日本國家隊公司Rapidus,目標是在2025年時,該公司能在日本製造2奈米晶片。該計畫吸引豐田汽車、索尼集團和日本電信電話公司等日本企業投資,日本政府則提供700億日圓(約新臺幣162億元)的財政援助。
綜合媒體報導,日本有意擴大補助,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最新談話提到,2奈米相關組件在日本國內生產,對日本在人工智慧(AI)和自動駕駛領域的卓越表現至關重要,因此不排除加強對該公司的財政支持。
西村康稔說,自己對Rapidus在日本大規模生產2奈米以上的晶片寄予厚望,而他也知道,想達成這個目標,需要花費數兆日圓。
另外,歐盟對半導體的補助也有新消息,據路透社報導,「歐盟晶片法」草案已在今年初通過修正草案,據知情人士透露,歐盟各國官員和立法者4月18日將在法國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舉行的歐洲議會會議中,針對法案的資金與細節進行磋商,屆時有望正式拍板。
知情人士表示,最初階段,歐盟執委會只提議資助建設先進晶圓廠,不過目前法案內容已擴大至整個供應鏈,包括成熟製程晶片、晶片研究和設計等設備,計畫讓歐洲在全球半導體市場,從目前不到10%的市占率提高至20%。
為達成此目標,報導說,歐盟執委會已補齊法案原先約4億歐元(約新臺幣133億元)的資金缺口。美中半導體紛爭持續擴大,美國正促成供應鏈去中化以及在地化,泰國、越南、印度和柬埔寨等4國是最大受惠者。據美國普查局數據顯示,以美國2月晶片進口的狀況,從印度進口的金額增逾33倍,達到1.52億美元;柬埔寨有高達698%的成長率,接近日本的金額,達到1.66億美元;越南和泰國在美市占率擴大,對美貿易額分別成長75%和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