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團赴中國 團長:可交流 但拒統戰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2022年新編豫劇《盜銀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提供)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2022年新編豫劇《盜銀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提供)

文/記者袁世鋼

國立傳藝中心臺灣豫劇團曾於2002年起連續5次獲得陸委會「兩岸文化交流績優獎」,團長彭宏志自2013年接任後,也率團赴中國與河南豫劇院進行聯演;他向《大紀元時報》透露,實際上單純民間的交流很少,因此在運作兩岸關係的時候會非常小心,盼在平等的原則下發展。

「站在統戰的立場,對方會一直想要靠近我們」,彭宏志表示,對方邀請臺灣劇團去中國交流是有業績的,他們會呈報到中共黨中央那邊,說找了臺灣的什麼單位、做了什麼事情等等,單純民間的交流其實很少;對方也會自我行銷,在替相關活動宣傳時會稱「中國臺灣」,如果事前有發現就會要求更正,在運作兩岸關係的時候會非常小心。

由於臺灣豫劇團是公家單位,彭宏志希望,雙方能在平等、互惠的基礎上發展,臺灣不能矮化自己,但也不會自抬身價,只要雙方平等、平行,就可以在一定的機制下進行藝術交流;而在思想上或私底下聊天時,他很清楚知道「我就是中華民國、我就是臺灣」,甚至曾明確向對方表示,臺灣豫劇團有錢沒錢都與河南豫劇院無關,「我領的是新臺幣」。

從陸軍官校專班畢業、曾在陸戰隊服役的彭宏志強調,他在軍中服役很長時間,對國家宣示過要效忠,且陸戰隊的精神標竿是「永遠忠誠」,只要他在團長這個職位上就不會配合統戰,更不會給對方什麼承諾;但若從經營劇團、文化藝術的角度出發,仍可以交流。他也提到,因兩岸關係改變、疫情影響,雙方迄今已有多年完全沒接觸。

不過,陸委會曾示警,由中共國臺辦批准設立的「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近年成為中共推動兩岸交流的重要樞紐之一,多以既有歷史建築、景點為建設基礎,並以歷史文化、宗教為主要聯結,挑選具有兩岸共同記憶、信仰、血緣連結、文化交流或經貿往來關係者。雖然兩岸人員往來在疫情下停滯,但在後情時代,中共恐利用恢復交流加強對臺統戰。​◇

延伸閱讀
陸現極端天氣 冰雹大如雞蛋
2023年03月19日 | 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