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美中對立日趨尖銳 考驗台積電突圍

圖為台積電的標誌。(Annabelle Chih/Getty Images)
圖為台積電的標誌。(Annabelle Chih/Getty Images)

【記者侯駿霖/臺北報導】

日媒近日發布最新評論,指台積電是「全球最不可缺少的企業」,但面臨國際局勢的劇變,加上美中對峙日益尖銳,台積電在中國的業務將持續縮小,美國、歐洲則擔憂臺海局勢升溫,希望擺脫對台積電半導體的依賴,十分考驗台積電經營團隊的實力。

《日經亞洲》評論指出,由於美國前川普政府推行禁止為華為代工,在台積電銷售額中,對中國大陸企業的20%占比,已縮小至2021年的10%。

拜登政府更延續過去對中國的強硬政策,10月7日宣布對中國半導體祭出一系列出口限制,美中半導體産業脫鉤已成定局。

美國限制措施除了讓台積電不能為中國企業代工尖端晶片,也無法僱用擁有美國國籍或美國綠卡的員工,從事生產或技術開發工作。這也意味著,台積電上海、南京兩家工廠未來生產14奈米以上產品的道路已然關閉。

雖然台積電目前已增加臺灣以外的其他生產基地,並陸續在美國、日本設廠,但最大難題是如何留住人才。

評論表示,美國跳槽相當普遍,長期留住人才就可能要付出成本高昂的報酬,在半導體製造企業不斷遞減的日本與歐洲,要確保負責製造開發的技術人才也不容易。

隨著台積電在臺灣以外地區增加生產,恐讓企業整體平均良率持續下滑,加上人才成本的激增。分析師質疑,台積電在國際分散製造晶片,是否會降低中長期的毛利潤率?

對此,台積電財務長黃仁昭指出,初期投產可能會下降,但從中長期來看,預估仍有53%以上的毛利潤率,但實際情形不能完全預測能否實現。

台積電以不與客戶競爭的純代工模式,不斷精進開發與設備投資,成為全球最強的半導體製造企業。

但評論也點出,建立成功模式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年事已高,台積電很難一直依賴他,是否如美國知名投資人巴菲特(Warren Buffett)所料,在地緣政治中突圍,將考驗台積電經營團隊的實力。

延伸閱讀
美光Q1轉虧 宣布裁員10%
2022年12月23日 | 2年前
專家:中共炒作去臺化鋪陳1年
2022年12月14日 | 2年前
SEMI:2023年全球將新建28座晶圓廠
2022年12月13日 | 2年前
清大設產碩專班 助臺企培育人才
2022年12月09日 | 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