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廠牌疫苗打3劑 引發嚴重藥物疹

疫苗引起皮膚症狀的第一線治療,通常是以外用類固醇、口服抗組織胺為主,當症狀較為嚴重時,才會加上系統性類固醇的治療。(123RF)
疫苗引起皮膚症狀的第一線治療,通常是以外用類固醇、口服抗組織胺為主,當症狀較為嚴重時,才會加上系統性類固醇的治療。(123RF)

文/記者賴友容

一名22歲女大生平時健康情形良好,也無用藥物習慣,在施打完第3劑COVID-19(中共肺炎)疫苗幾天後,全身皮膚冒紅疹,以高劑量類固醇治療一個多月,一直無法有效控制,藥減量病況就加重。到大醫院求診,檢查發現是疫苗引起的嚴重藥物疹。

醫師表示,疫苗常見不良反應包括發燒、注射處疼痛、頭痛、全身痠痛,也有不少人會皮膚癢、紅疹等過敏反應,如果是嚴重藥物疹,就需要用免疫抑制劑治療。

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莊琇真,透過患者抽血報告與皮膚切片檢查發現,病人患有嚴重皮疹,面積高達70%以上,血液報告顯示非典型淋巴球、嗜伊紅性白血球及肝指數上升,且皮膚切片則顯示大量嗜伊紅性白血球浸潤,因此診斷為施打疫苗後引發的嚴重藥物疹。

她說,疫苗施打後也出現了一些副作用,常見的如發燒、注射處疼痛、頭痛或全身痠痛等,也有不少民眾產生皮膚癢或紅疹等過敏反應。

施打mRNA疫苗不良反應較高

依據2022年6月,《歐洲皮膚病學和性病學會雜誌》的一篇針對全球近三年內約百萬人施打疫苗的統合性分析研究說明,疫苗引發皮膚不良反應的盛行率為3.8%,其中又以施打mRNA疫苗(如莫德納、BNT)的盛行率最高6.9%,其次為病毒載體疫苗(如AZ)有3.5%,而施打第一劑與第二劑的盛行率均為4%左右。

疫苗引發常見的皮膚症狀,依發生的比例,由高至低依次為注射處局部紅腫、非特異性皮疹、蕁麻疹/血管性水腫、皮膚癢、注射處延遲性大型紅腫、全身麻疹樣皮疹、帶狀疱疹、口腔水泡/潰瘍、玫瑰糠疹樣皮疹、水泡性疾病、出血點/瘀青、凍瘡樣病灶、血管炎等。

還有較為罕見的皮膚症狀,包括醫學美容填充物部位的紅腫、原有的皮膚疾病惡化、圓禿、肢端紅痛症、過敏性休克以及嚴重皮膚不良反應等。

疫苗引發嚴重皮膚不良反應的狀況非常罕見,一旦出現廣泛皮下出血點或瘀青、廣泛性皮疹合併發燒、呼吸困難或是合併表皮及黏膜破損時,盡速就醫即可。(123RF)疫苗引發嚴重皮膚不良反應的狀況非常罕見,一旦出現廣泛皮下出血點或瘀青、廣泛性皮疹合併發燒、呼吸困難或是合併表皮及黏膜破損時,盡速就醫即可。(123RF)

且根據不同的皮膚症狀,施打疫苗至引發皮膚不良反應產生的時間,平均為2.5~12.5天,而皮疹持續的時間平均約為5.13~117天。而同品牌疫苗引發皮膚不良反應的再發生率約四成,但恢復會較第1次接種時快。

疫苗引發皮膚反應 免疫抑制劑助緩解

莊琇真說,疫苗引起皮膚症狀的第一線治療,通常是以外用類固醇、口服抗組織胺為主,當症狀較為嚴重時,才會加上系統性類固醇的治療。然而,極為少數的嚴重皮膚反應,則必須加上其他的系統性藥物,如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標靶藥物等,才能將病情完全控制下來。

莊琇真表示,施打疫苗不須限制同種疫苗的再次施打,除非出現過敏性休克、注射疫苗4小時內出現蕁麻疹、血管性水腫或是嚴重皮膚不良反應等症狀才需避免。

疫苗引起極為少數的嚴重皮膚反應,需加上其他的系統性藥物:免疫抑制劑(Cyclosporine),將病情完全控制下來。(123RF)疫苗引起極為少數的嚴重皮膚反應,需加上其他的系統性藥物:免疫抑制劑(Cyclosporine),將病情完全控制下來。(123RF)

她說,疫苗引發嚴重皮膚不良反應的狀況非常罕見,民眾不須過度恐慌,只要保持警覺,一旦出現廣泛皮下出血點或瘀青、廣泛性皮疹合併發燒、呼吸困難或是合併表皮及黏膜破損時,盡速就醫即可。◇

延伸閱讀
COVID-19降級 日擬比照流感
2022年11月29日 | 2年前
治療性早熟 韓醫:草藥安全有效
2022年11月27日 | 2年前
衣服要怎麼洗 才不會刺激皮膚?
2022年11月16日 | 2年前
2年半最慘淡 中國進出口雙降
2022年11月08日 | 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