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充探勘量能 曾文生盼地熱成第3重要能源產業
經濟部地調所26日與國內12所大學院校籌組地熱探勘學研合作平台,並簽署合作備忘錄。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說,希望地調所及12所大學合作探索台灣發展地熱可能路徑,也希望台電、中油一起投入做好地熱資源探勘,讓開發商擁有準確資料加快投資速度,期待地熱成為台灣第3個最重要能源產業。
曾文生指出,地熱最困難的是前期探勘工作有太多不確定性與一定程度的風險,必須由政府來做。而組成地熱探勘學研合作平台,最主要目的是整合國內所有探勘量能,加速地熱探勘速度,以便提供資訊供下一階段開發商利用。
地調所長王詠絢表示,預計至2023年地調所將累計8處探勘場址,包括大屯山、瑞穗、台東紅葉為既有場址,已進行鑽探,同時初步評估從霧鹿、廬山、關子嶺、寶來、谷關、東埔6場址選出5處新增場域,視既有地下地質資料的完整性,推動不同探勘階段的調查。
在探勘法令部分,曾文生說,已將《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與地熱相關的修正案,送到立法院審查,讓探勘行政流程更簡化便利,盼透過行政努力、學術資源整合,加速台灣地熱發展,讓地熱成為台灣第3個最重要能源產業、下一個新興再生能元產業。
2025年地熱目標是20MW,曾文生指出,因為目前已經有的地熱裝置容量已達5MW,而申請開發包含探勘的量也超過20MW,經濟部對2025年達成20MW比較有信心。
曾文生提到,後續廠商專業部分,最主要是鑽井技術以及未來電廠營運效能提高等,經濟部會給予支持。如果一個地熱潛力場址估計比較有規模,在饋線上就可提早做布置,對地熱加速發展會比較有幫助。就像現在魚電共生一樣,饋線端規劃出可能的潛在量能,就可以規劃相關的電源線來配合,可加快開發速度。
針對地熱調查鑽井在公有或私有地上,如何溝通協調、克服困難取得用地,曾文生說,法律硬性規定,地方政府在核准相關開發權限時,都會要求多做社會溝通。地熱對台灣未來發展,是個值得努力嘗試的再生能源領域,在開發上會有一定的安全性,也希望的熱在開發過程能跟地方繁榮結合起來,相關工作都需要具體討論後進行,所以社會溝通部分會是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