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盤查機構再添工研院量測中心 預期明年達13家
歐盟2023年將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台灣中小企業面臨碳盤查問題,加上環保署公告第2批溫室氣體盤查名單,國內碳盤查需求急速成長。經濟部標準檢驗局15日表示,工業技術研究院量測技術發展中心即日起也可受理廠商申請碳碳查證服務,目前國內碳查證合格機構共計10家,預期2023年上半年可再增3家。
標檢局指出,因應環保署公告第2批應盤查登錄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排放源、國際碳邊境調整機制的要求,受納管事業、廠商辦理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及查證需求將急速成長。
標檢局自2022年1月起輔導國內法人機構完備組織層級溫室氣體(ISO 14064-1)查證能力,繼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台灣商品檢測驗證中心之後,工研院量測中心也加入碳查證行列。3家法人機構提供查證服務的產業類別分別為:金工中心「金屬及基本金屬製造業」;商檢中心「倉儲業」;量測中心「電子零組件製造業」。
標檢局提到,也徵求已完成盤查的其他產業類別廠商,作為該3家法人機構擴充產業類別的見證查核場域,以共同建構量足質精的查證市場,前幾家申請者還可享查證費用減免優惠。
標檢局科長黃鈴如告訴《大紀元時報》,標檢局從年初開始協助標檢局或經濟部相關法人建構碳查證能量,到8月底為止有3家,後續還會有其他法人機構持續加入,預期到2023年上半年可能會再增加3家。
針對經濟部之前推估約19萬家企業需要建立碳盤查能力,黃鈴如說,不是19萬家企業都需要經過碳查證,有的可能是公司自己盤查、揭露就可以。企業依法規規定或供應鏈要求,才需要經過查證。
黃鈴如指出,目前強制性查證對象是環保署名單250家,未來金管會也會要求上市櫃公司(約1000多家)碳查證,不過是分4階段實施,第1階段是2023至2024年163家須完成碳查證,大部分名單跟環保署重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