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嬰幼兒的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剛出生的新生兒髖關節延展性好,髖臼比較不成熟,大部分的情況下,出生後髖關節可以正常發育,但是在基因、環境等多重因素影響之下,可能會產生發育不良的情況,如果未進行治療,日後可能造成跛行、長短腿、提早髖關節退化等問題。
患者無疼痛或不適感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新生兒科主治醫師吳佳玲說,在嬰幼兒階段,有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嬰幼兒,幾乎不會有疼痛或任何不適感,但是隨著逐漸長大,可能會出現長短腿,或是學走路的階段有不正常的步態。
危險因子有哪些?
吳佳玲指出,目前已知造成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危險因子包括胎位不正(特別是臀位)、家族中有相關病史、包巾包裹過緊等,而且女嬰發生的機率高於男嬰。
因此包巾不宜包裹過緊,下方應留有較寬鬆的空間,否則會限制嬰兒雙腿髖關節的外展和屈曲,還有使用揹巾時,也要注意嬰兒雙腿應呈現「M型腿」,這樣雙腿才可以自由踢動不受限。
診斷的方式和工具
吳佳玲表示,醫師通過身體檢查,可以評估嬰兒髖關節的穩定度、活動度、皮膚皺褶對稱度等,但無法在早期百分之百診斷,尤其是輕微發育不良者,會增加檢查的困難度,有時還需要搭配超音波或X光做輔助檢查。
至於4~6個月的嬰兒,髖關節超音波是主要的診斷工具;6個月大以後,由於髖關節骨頭已逐漸骨化,需要使用X光診斷。
治療的方式和叮嚀
吳佳玲補充說,如果越早發現髖關節發育不良,可以採用吊帶、擺位等非侵入方式治療,目的是要通過維持適當姿勢,提供還具可塑性的髖關節良好的生長環境。
未滿6個月大的嬰兒,通常可以採穿吊帶的方式治療,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如果是超過6個月大才開始治療,通常需要使用麻醉復位的治療方式。
吳佳玲強調,影響治療預後的因素為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嚴重程度、診斷和治療的時間,所以越早開始介入治療,治療效果越好,治療後留下併發症的機率也低,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