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順流而下? 漲潮把垃圾帶回淡水河上游
澄洋環境顧問24日公布淡水河垃圾漂流模擬實驗結果顯示,原以為垃圾會順流而下進入海洋,變成海洋垃圾,但因為漲潮,垃圾反被帶到淡水河上游擱淺;受風與潮汐影響,淡水河垃圾堆積熱點分布於淡水河左岸新莊、三重沿岸。
台灣湛藍海洋聯盟、澄洋環境顧問、台北市民權國中和在地木造帆船推廣社團合作,於4月進行淡水河垃圾漂流模擬實驗。澄洋環境顧問執行長顏寧說,這次實驗參考德國、以色列等做法,用1000片可分解、對環境衝擊小的木片,模擬寶特瓶、免洗餐具等垃圾漂流,由民權國中師生協助標記。
顏寧指出,木片投放地點在淡水河左岸忠孝碼頭,右岸大稻埕、台北橋等共7處,另投放3個GPS浮標,紀錄漂流軌跡。投放木片隔天,團隊蒐尋新莊到竹圍河面,共拾回226片木片。
實驗發現木片99%在5公里內擱淺,31%在1公里內擱淺。最短僅漂流4公尺就擱淺,最長漂流6公里多。回收木片中,82%在投放點上游擱淺、18%於下游;93%在左岸、7%在右岸。公民科學家回報部分,4月18日至8月20日,共10片回報,7片仍位於淡水河流域內,如新莊、蘆洲、八里,其中一片漂最遠130公里到宜蘭礁溪。
顏寧指出,木片大多擱淺淡水河左岸,推估是受東北季風影響。原本以為垃圾會順流而下,但木片施放後隔天在上游發現,是因為漲潮被帶往上游,GPS紀錄證實漂流物隨漲潮往上移動到新莊大漢溪口,最後卡在三重鴨鴨公園。木片堆積熱點在新莊、三重沿岸,同時也是漂浮垃圾、死魚、竹木聚集的地方。
顏寧表示,河川就像很大的塑膠垃圾儲藏室,河川垃圾會大量聚積於流域內,卡在植物叢、或埋入底泥裡,建議主管機關可依季節、潮汐與風向,派遣清潔船定期於河面清潔,於熱點加強清除。
民權國中學生謝依伶說,原以為淡水河很乾淨,但實際坐在船上後,才發現河面或蘆葦叢都有大量的垃圾與死魚屍體,跟她想像差非常多。學生何姵儀表示,丟垃圾時要想到撿的辛勞,製造垃圾時,要想到後續付出的代價。希望大家以後出門時都可以帶環保杯或環保袋,也要做好重複利用、回收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