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開發「螢火蟲無人機」 有助搜救行動

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發明的昆蟲大小的飛行機器人。(MIT)
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發明的昆蟲大小的飛行機器人。(MIT)

編譯/張妮

螢火蟲在暗夜中閃閃發亮,這樣的景象啟發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的科學家,他們利用螢火蟲為雛形概念,打造出迷你的機械螢火蟲無人機。能透過遠端遙控飛行,還會發出亮光,未來有望在搜救任務中使用。

研究人員開發出具有人造肌肉的昆蟲機器人,能夠像昆蟲一樣快速扇動翅膀飛行。研究員利用彈性材料層,和作為電極的奈米碳管材料層,疊在一起,捲起來成為柔軟的圓柱體,製成這種人造肌肉材料。當圓柱體被施加電壓的時候,電極材料會擠壓彈性材料,從而形成機械壓力,造成扇動翅膀的效果。

現在,研究人員在人造肌肉內加入一種電致發光(Electroluminescent,EL)的材料——「硫酸鋅」,意即在電場作用下會發光的材料。這些粒子在高頻電磁場的作用下,發出光子。研究人員使用高電壓在人造肌肉內產生強電場,用高頻電磁場驅動機器人,使得這些粒子發出明亮的光線。

主要研究員之一麻省理工學院的陳凱文(Kevin Chen)說:「以前所使用的電致發光材料很耗電,但是我們的電致發光材料從某種意義上說,幾乎不耗電。」

調整化學成分 改變發光顏色

陳凱文說:「我們沒有使用額外的驅動機制、電線或任何零件,只需耗費大約3%的能量即可使其發光。」研究人員還發現,調整鋅材料粒子裡面的化學成分即可改變發光的顏色。他們造出了發綠光、橘黃色光和藍光的材料。

研究者表示,發光的性能很重要,因為這便於追蹤這些機器人。這些設備很輕,無法承載任何常用的較重的設備,比如藍牙或無線通訊設備。研究人員以前常用紅外線攝影機追蹤它們,但是在戶外的環境下難度很大。

而這種新型發光的機器人,用手機即可進行追蹤。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套電腦程式追蹤這些發光的小機器人,位置的精確度可以達到0.2公分範圍以內。

陳凱文說:「我們使用的是便宜的硬體,追蹤的效果卻可以和成本高達數萬美元的高設備相比,且相當精確。」

最後,研究還介紹說,這些發光粒子材料只給機器人增加了2.5%的重量,所以幾乎不影響它們的飛行性能。

這份研究6月1日發表於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的《機器人與自動化快報》(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

延伸閱讀
美工程師:AI程式有自我意識
2022年06月14日 | 2年前
臺中太平擴大螢火蟲復育
2021年10月11日 | 3年前
豐田研發「櫻木花道」 現身東奧
2021年08月02日 | 3年前
疫情下 機器人送貨需求增
2021年05月19日 | 3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