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魚米之鄉 池上復育大坡池原生魚種
池上鄉公所和花蓮水產培育所合作,29日邀池上鄉民在大坡池生態教育區放養了3,000隻菊池氏細鯽及高體鰟鮍魚。鄉長張堯城表示,這些都是復育的原生種魚類,希望能順利長大繁衍後代,讓大坡池魚蝦滿池的盛景再現,早日找回池上魚米之鄉的美名。
張堯城表示,數十年前的池上便當配菜中油炸的小魚,就是從大坡池捕撈的菊池氏細鯽,後來因大坡池人工島的開發,魚蝦棲地遭破壞,加上農藥和外來魚種入侵,導致魚蝦幾乎不見蹤跡,而這項特色配菜從此也在池上便當裡消失,不但象徵傳統文化的消逝,更突顯當地生態面臨嚴重威脅。
池上鄉公所近幾年致力大坡池的生態復育,除了設置進水口攔汙閘、天然淨水道、生態教育區及人工島清除等工作,還舉辦釣害魚活動,5年來共移除1萬3,038公斤的琵琶鼠魚及泰國鱧,大幅改善生態環境,也讓大坡池原生魚蝦有繁衍喘息的機會。
池上鄉公所強調,大坡池生態復育近年已看到成效,南面水域已經形成獨樹一格的水上森林,數百隻候鳥及水鴨在此棲息,去年更紀錄到保育類的水雉在此築巢,而大坡池也將在今年完成人工島的清除,屆時水域將是現在的兩倍,未來還要讓更多原生物種回歸,期盼早日找回以往大坡池的榮景。
張堯城說,花蓮縣水產培育所不但免費協助復育大坡池的原生魚種,並專程來到池上,全程提供專業協助,讓本次復育工作圓滿完成,是一次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