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加密貨幣 央行:目前機制足夠
加密貨幣衍伸出新型態的投資風險,相關監管模式受到關注,在13日的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上,立委關切台灣的加密貨幣主管機關「是誰?」,央行總裁楊金龍說,目前台灣加密貨幣規模並不大,藉由洗錢防範即可,但如果未來規模越來越大時,則要與時俱進來檢討。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則說,監理機關不會跑在最前面,一定是觀察後找出適合的監理模式。
美總統拜登3月簽署行政命令,動員所有政府機關擬定加密貨幣監管計畫。
台灣的央行在第一季理監事會的報告指出,比特幣自動櫃員機(BTM)成為新的詐騙轉帳工具,台灣已有出現相關案例,且近來各國對BTM已加強監管,台灣並無明確的監管法源與主管機關。
在13日的立法院財委會上,立委曾銘宗對國內加密貨幣的主管機關展開關切,詢問由哪個單位進行監管。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回應,針對此事普遍調查後發現,各國是以洗錢防制為主,台灣的洗錢防制業務是金管會,最近國家清算銀行(BIS)今年訂定全球加密貨幣監管框架,在投資人保護方面,與央行一再發新聞稿提醒。
楊金龍指出,事實上,加密貨幣並非為貨幣,且目前台灣的加密貨幣規模並不大,藉由洗錢防範即可,但如果未來規模越來越大時,恐怕要與時俱進來檢討,如美國加密貨幣市場相當龐大。
黃天牧也表示,針對新興事物,監理機關不會跑在最前面,這種新興事物一定是觀察後才會確定監管方向,英國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