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電視剪線潮 NCC意外陷OTT納管難題
OTT大咖登臺掀起內容新戰局,連帶攪動有線電視產業,隨著「剪線潮」侵蝕第四臺生存,儘管政府有意納管OTT,但監理尺度如何拿捏,是否立專法?卻成為NCC的棘手問題。
中央社報導,2016年Netflix進軍臺灣市場,夾帶大量歐美影劇等,讓國內OTT業者倍感壓力,土洋大戰局勢激烈,不過仔細觀察可發現,臺灣整體收視管道也悄悄在改變。
據NCC統計顯示,臺灣第二季有線電視訂戶數跌破480萬戶,訂戶數如同溜滑梯般續探新低,民眾不再訂閱有線電視服務,也就是所謂的剪線潮。
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系副教授柯舜智說,不少民眾提到沒有退訂有線電視的原因,主要是寬頻服務不錯、又順便送有線電視。也就是說,有線電視不再是民眾最熱切需要的服務。
這記警鐘敲在業者身上,著實感到焦慮,一名不願具名的業者認為,有線電視戶數下滑究竟是因為內容不夠好看,還是因為OTT平臺興起,「兩個理由應該都有」。
事實上,政府對於有線電視的管理,《有線廣播電視法》、《衛星廣播電視法》中可見許多規範存在,包括定期換照審查、評鑑審查以及節目戲劇自製率等。
NCC去年7月端出OTT專法草案,雖然歐洲也有相關規範,但很可能是全球首部OTT專法,引來眾多OTT業者齊聲反對,美國商會也來關切。
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協會(NMEA)理事長蔡嘉駿表示,當初草案無論是臺灣、美國還是韓國公司都一面倒反對,很大關鍵在於業界對於要把營業額、點擊數等商業數據報給NCC有疑慮。
蔡嘉駿認為,OTT公司沒有拿執照、沒有用國家頻譜資源,許多OTT平臺都還在賠錢的狀態下,現階段並不適合立法做高強度管理。
蔡嘉駿也說,原先草案希望業者公布自製或合製比例,是拿有線電視思維在管理OTT,原意雖然是促進產業發展,但恐怕適得其反。他解釋,過去電視頻道1天就是播24小時的節目,但是在OTT產業並不是如此,不同平臺的片庫時數差異極大,在這基礎下,要求自製率有失公平,「更關鍵的問題應該要去思考如何活絡內容產業。」
面對排山倒海壓力,傳出NCC暫緩OTT草案立法,NCC主委陳耀祥說,目前NCC先推「數位通訊傳播法」,再來討論OTT部分。
不過,陳耀祥也坦言,科技不斷推陳出新,以後如果有新類型平臺出現是否也要立法?另外,OTT是要單獨立法,還是跟有線電視、MOD平臺在立法上做整合,「不同平臺目前在管制上有落差,要如何調整,內部也有相關討論。」
NCC官員提到,若要立專法,將會是全球首部OTT專法,這意味難以參考國際案例,如果規範太多,也必須考慮後續能否執行、有效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