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為媒介 助發展遲緩孩童恢復自信與能力
2歲的翰翰是早產兒,並患有腦性麻痺,動作及語言能力都有發展遲緩的問題,平常穿著矯正鞋仍需他人牽著才能行走,跌倒時也需要協助才能站起身。經醫師評估後,除了讓翰翰參與早療課程之外,也安排他到苗栗縣水療復健中心,接受全身性水療復健治療,在水中進行軀幹穩定度訓練,誘發肢體動作的協調性。
翰翰經過2年的治療訓練,現在已經可以自己獨力行走,動作能力也大幅進步。大千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暨復健科主任蔡建宗表示,近年來水療應用在腦性麻痺兒童、早產兒、各類發展遲緩或動作協調功能障礙的孩童都有明顯的成果。水療是以水為媒介,來進行放鬆、水中運動或復健治療訓練,利用水的物理特性,例如:浮力、阻力、壓力等,有效增進肌力與肌耐力。
對身心障礙的兒童來說,從適應水性到治療性游泳,可以改變身體協調平衡和肢體的控制能力,同時增強心肺功能。負責水療復健中心的物理治療師蔡佩真說明,水療課程中會依照每位孩童的狀況,設計不同的水中運動計畫並搭配水中器材,將訓練內容類化到日常生活環境。
以功能性訓練為目標進行伸展運動、協調平衡、身體控制訓練、耐力訓練等項目。水療池的水溫多維持在32~34度,並依照天氣狀況調整,設定溫度可促進血液循環,讓全身性肌肉達到放鬆效果,對於有腦傷的個案,不易因溫差變化引起張力反應。
許多重症的兒童雖然執行陸地活動較困難,但在水中卻可輕鬆活動,因此蔡建宗表示,水療除了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也可達到運動訓練的療效,是一項很好的活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