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值降至1.02 陳時中:朝可控範圍前進
國內31日新增278例確診病例,其中有4例境外移入個案、274例本土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73例,總計351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5例死亡。指揮中心表示,目前Rt值已從最高點15降至1.02,疫情「朝向可控的範圍前進」,能夠看到三級警戒的成效,也希望大家要再努力,讓數字小於1,使疫情反轉。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經過檢視相關數據後,得出Rt值最高點15,是在5月13至15日左右,但陸續在5月15日將雙北升級為三級警戒、19日全國提升到三級警戒後,到現在Rt值已降至1.02,也就是說,疫情已朝向可控範圍前進,也是比較好的狀況,全國人民的努力及犧牲是有效果的,也有看到三級警戒的成效,再努力一點就能讓數值小於1。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解釋,所謂的R0值就是「基本再生數」,指的是當病毒進入完全沒有抵抗力的人口族群時,平均可以傳染給多少人的估計值,從這個定義來看,代表在疫情開始發生時,一個人感染可以傳染給多少人,也就是平均每個病人可以傳染給多少人的數值。Rt值則是「有效傳染數」,以R0為基礎,考慮防疫措施下疾病傳染給多少人的結果,當低於1以下,就代表疫情可能反轉,現在可以看到每天的趨勢有漸緩的狀況,若趨緩發展不變,明、後天可能就有機會跌破1。
疫苗二期試驗就採購 是國際慣例
日前指揮中心證實,已經與國內的高端、聯亞2家疫苗廠簽訂預採購合約,各採購500萬劑,可視情況或需求追加,外界則質疑,國產疫苗目前仍在進行二期臨床試驗,尚未完成第三期臨床試驗。
對此,陳時中說明,各國通過緊急使用授權時,三期臨床試驗也都沒做完,國內在第一及二期臨床試驗中,人數有擴大規模,所以可確保安全性。
陳時中表示,像BNT、莫德納、嬌生及AZ疫苗等,也都還沒完成第三期臨床試驗,但各國就已核准緊急使用,若等三期試驗都完成才授權會「緩不濟急」,他強調,國產疫苗一定會經過科學評估及認證。
提前簽採購契約 可加速取得疫苗
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長周志浩指出,疫苗研發階段,政府先簽訂保證採購契約有2個好處,首先,廠商有足夠資金與動機,可加速研發;另外,指揮中心也能在疫苗取得許可後,即時取得疫苗,世界各國也都這樣採購疫苗,都是臨床試驗階段時就已先採購,因此能較快取得疫苗。
陳時中提到,去年有些國家投入大量資金採購疫苗,當時就有很多人質疑指揮中心為何不投入,主要是因為那時疫苗的科學證據尚不完整,在部分疫苗的第一期臨床試驗結果出來後,指揮中心就與各單位做研究,蒐集相關科學證據,開始著手進行預採購簽約,從去年中簽定契約到現在才進來,整體疫苗採購牽涉的時間很長。
陳時中表示,在國內疫苗採購上,也會採取相同態度,必須在科學證據完整後才能進行,「疫苗是戰略物資」,臺灣也必須自己掌握生產能力,政府也需要參與投資,減輕廠商壓力。
16個單位想買疫苗 還沒人交文件
另針對佛光山、鴻海集團創辦人等團體、個人陸續表態,想協助指揮中心採購疫苗,對此陳時中表示,根據統計,衛福部食藥署已收到4單位、疾管署已收到2個單位的來文,至於媒體有報導,但尚未收到正式來文的,則有10個單位。
不過陳時中也說,目前都沒有人提出相關文件,也不是說這樣不行,而是因為最後還是要申請緊急使用授權(EUA),要申請EUA的話,疫苗貨源就要符合要求,根據必要資料進行審查,但很樂見大家有興趣申請。
對於工總、三三會、工商協進會等工商團體將聯合向政府建議,開放企業自行購買疫苗。陳時中則喊話,「希望大家趕快提資料過來」,進口疫苗需要正式文件,指揮中心也會及時幫忙檢視資料並提供協助,避免大家走冤枉路。
買疫苗由政府簽約更有保障
至於企業採購疫苗是否一定要由中央政府簽約?陳時中說明,疫苗採購在簽約事項上「非常繁瑣」,由政府服務幫忙簽約,在法律上更有保障,國際疫苗採購慣例也都是由政府簽約,很多國際藥廠只會把疫苗提供給COVEX平臺,不會與其他單位洽談,有些甚至只跟COVEX洽談,原則上希望由政府辦理簽約,當然有人認為有更方便的管道取得疫苗,法規面會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至於是否因為「疫苗國家隊」趕不上疫情變化,所以無法像口罩國家隊一樣及時部署。陳時中指出,國產疫苗其實發展的很早,臺灣疫苗廠這次都是做「次單位疫苗」,因為國內有研發、製造能力。
陳時中表示,國內有些疫苗廠是自行研發,有的則是跟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合作,疫苗基本選株、發展技術平臺,都是根據國內原有的研究基礎及製造能力來評估。
國產疫苗研發沒比較慢
陳時中說,次單位疫苗本來在製作上就較繁瑣,每個製程所需時間也較長,目前國際上研發次單位疫苗做得較快的是諾瓦瓦克(Novavax),其他像葛蘭素史克(GSK)等疫苗廠也都還沒完成,所以不能說國產疫苗時間較慢,因為每個技術的發展都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