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層下陷危機 學者推海綿城市
氣候變遷導致缺水、地下水超抽,高鐵雲林虎尾站是南北交通必經,地層下陷卻持續惡化。學者與環團表示,高鐵是上市公司也是臺灣交通的主動脈,搶救高鐵就是搶救臺灣;而缺水是氣候議題,如何設法讓臺灣推動海綿城市而且從雲林做起,臺灣才有健康未來。
台灣健康空氣聯盟理事長葉光芃表示,過去10年新竹以北雨量增,新竹以南雨量減,最需要水的竹科、中科、南科、高科、屏科都缺水。缺水是氣候緊急變化所導致,追根溯源是因燒太多化石燃料。雲林有工業、農業,也是大動脈高鐵經過的地方,支持從雲林開始蓄水,脫胎換骨變成全面的海綿城市。
高鐵每日平均運量超過18萬人次以上,但高鐵地層下陷最嚴重的地方是虎尾土庫高鐵特區,一年下陷5公分,葉光芃說,擔心萬一急降雨、發生地震,高鐵又剛好經過此地,出事一定比太魯閣號更恐怖,有必要對高鐵安全做超前準備。
地下水超抽3成 水資源失衡危險警訊
中研院地科所研究員汪中和表示,臺灣引用河川、水庫水總計每年126億噸,但每年用水高達170至180億噸,都是靠地下水補充每年超過50億噸用水。水利署用水量資料顯示,地表水引用量不斷下降,像108年地表水引用量114億噸、地下水54億噸,地下水彌補量已經達三成,是臺灣水資源失衡的危險警訊。
汪中和提到,臺灣降雨繼續減少最嚴重是彰化以南到臺南、嘉義,因為地下水超抽、水資源不夠,帶來地層下陷影響,目前雲林一帶還繼續存在下陷危機。全世界六十多國推動海綿城市化,不管都會區、鄉村區應該來做,讓水資源可以運用。
增供地面水、減抽地下水 改善地層下陷
高鐵行駛安全不是只有雲林的問題。立委劉建國說,高鐵虎尾車站特定區從100年到109年,總共下陷96.4公分;下陷面積部分,水利署控制地層下陷有一定目標,不能擴大到230平方公里,但100年到109年,其中有5年超過230平方公里,等同一個台北市面積大小。
針對雲林地層下陷民國100年時有提全臺地層下陷防治專案,兩年後更名「彰雲防治地層下陷」。而彰雲目前的地層下陷其實很難解決,六都除外,沒有辦法達到雙鐵共構的就是從彰化開始。
水利署水文技術組科長陳芳瓊表示,地層下陷每年針對彰雲地區都有做檢測,也設有監測設備。100年核定行動計畫,現在第二階段110年有6年計畫持續推動。雲彰地層下陷行動計畫主要是增供地面水源、減抽地下水、地下水補注,如湖山水庫興建、推動鳥嘴潭人工湖工程、部分農業減抽地下水、針對高鐵安全進行規劃等。
東部節省農業用水 無法移到西部用
農田水利署副總工程司洪銘德說明,農業總體用水比例不一樣,北部農業用水占36%、南部占47%、東部占90%,農業用水可省的是東部10%,但東部水移到西部用難如登天。農業灌溉用水地下水補助效益每年高達20億噸,而海綿城市最可行,就是全面讓農業灌溉水足用。
農業用水有66%取自地面水、水庫水不到10%。洪銘德說,停灌都集中水庫地區,其他河川取水、地面水非常努力沒有停灌。◇
◎海綿城市小字典
海綿城市是一個比喻的說法,是一種在都市中建設防洪防澇並兼有生態環保功能的新型都市模型,指都市如海綿一樣,降水時能「吸水」,而平時則可「擠」出收集的雨水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