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的中醫治療
胃痛,又稱胃脘痛。《內經》中指出:「胃病者,腹膜脹,胃脘當心而痛。」並首先提出胃痛的發生與肝、脾有關,如《內經》中說:「木鬱之發,民病胃脘當心而痛。」
現代西醫學中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脫垂等病,都屬於中醫學胃痛範疇。
為何會胃痛?
胃痛主要由外邪犯胃、飲食傷胃、情志不暢和脾胃素虛等導致胃氣鬱滯、胃失和降,不通則痛。
外邪犯胃:
外感寒、熱、溼諸邪,內客於胃,皆可導致胃痛,其中以寒邪為多,如《素問・舉痛論》:「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能散,小絡急引,故痛。」
飲食傷胃:
飲食不節,過飢過飽,損傷脾胃,胃氣壅滯,胃失和降則痛。五味過極,辛辣無度,肥甘厚膩,飲酒如漿,蘊溼生熱,傷脾礙胃。如《醫學正傳》中提到:「多由縱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飲熱酒……復餐寒涼生冷,朝傷暮損,日積月深,故胃院疼痛」。
情志不暢:
憂思惱怒,傷肝損脾,肝失疏泄,橫逆犯胃,脾失健運,胃氣阻滯,胃失和降,而發胃痛。
素體脾虛:
脾胃為倉廩之官,主受納及運化水穀,若素體脾胃虛弱,運化失職,氣機不暢,或中陽不足,而發生疼痛。
胃痛辨證,虛實寒熱在氣在血,兼夾證都要分辨。實者多痛劇,固定不移,拒按,虛者痛勢徐緩,痛處不定,喜按。胃痛遇寒則痛甚,得溫則痛減,為寒證;一般初病在氣,久病在血。氣滯者,多脹痛,或涉兩脅,或兼噁心嘔吐,噯氣頻頻;氣虛者,腹脹,大便薄。治療原則,以理氣和胃止痛為主,大醫葉天士治胃痛以通為和,胃寒以散寒為通,食停者消食為通,氣滯者理氣為通,熱鬱者泄熱即通,血瘀者化瘀即通,陰虛者益胃養陰即通,陽虛者溫運脾陽即通。善用「通」法,多可見效。
寒邪客胃,用高良薑、吳茱萸溫胃散寒,香附、烏藥、陳皮、木香行氣止痛。飲食傷胃,用神麴、山楂、萊服子消食導滯,茯苓、半夏、陳皮和胃化溼,連翹散結清熱。肝氣犯胃,用柴胡、白芍、川芎、鬱金、香附疏肝解鬱,陳皮、枳殼、佛手、甘草理氣和中。溼熱中阻,用黃連、梔子清熱燥溼,半夏、茯苓、草豆蔻祛溼健牌,陳皮、甘草理氣和中。瘀血停胃,用蒲黃、五靈脂、丹參活血散瘀止痛,檀香、砂仁行氣和胃。胃陰虧耗,用沙參、麥冬、生地、枸子養陰益胃,當歸養血活血,川楝子理氣止痛。脾胃虛寒,用黃耆補中氣,桂枝、生薑溫脾散寒,芍藥、炙甘草、大棗緩急止痛。
預防胃痛
胃痛多與情志不調,飲食不節有關,故在預防上,要注意精神與飲食的調適。要養成規律的生活與良好飲食習慣,忌暴飲暴食,飢飽不食。胃痛持續不已者,應進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宜,忌粗糙多纖維飲食,盡量避免進食濃茶、咖啡和辛辣食物,進食需細嚼慢嚥,慎用水楊酸、腎上腺皮質類固醇等西藥。同時保持樂觀的情緒,避免過度勞累與緊張,也是預防胃痛復發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