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爭台積電產能 學者:政府思考「晶片換疫苗」

學者建議,臺灣政府可以思考以「晶片換疫苗」,通過提供晶片等方式作為籌碼,爭取疫苗優先的調配權。(CHAIDEER MAHYUDDIN/AFP via Getty Images)
學者建議,臺灣政府可以思考以「晶片換疫苗」,通過提供晶片等方式作為籌碼,爭取疫苗優先的調配權。(CHAIDEER MAHYUDDIN/AFP via Getty Images)

【記者張原彰/臺北報導】

德國經濟部長日前致函臺灣政府,希望增加晶片供給量,並特別點名台積電,台經院學者分析,這顯示台積電已是兵家必爭之地,而這更得歸功於台積電在車用晶片製程的多元布局。他們也建議,臺灣政府可以思考以「晶片換疫苗」,通過提供晶片等方式作為籌碼,爭取疫苗優先的調配權。

綜合外國媒體報導,德國經濟部長阿特麥爾(Peter Altmaier)致函給臺灣經濟部長王美花及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指出當前晶片短缺的狀況,已經危及德國汽車產業與全球經濟的復甦,並希望臺灣可以提供協助,並點名台積電,希望把相關訊息傳達給該晶圓代工大廠。

另外,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鑒於世界半導體供給不足,已向臺灣政府請託協助增產半導體。

此些消息突顯出,臺灣半導體的產能調配受到國際重視。對於臺灣半導體的景氣預測,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佩真表示,今年晶圓代工呈現淡季不淡的氛圍,特別是台積電在日前法說會透露,上修全年資本支出到250億~280億美金,這反映台積電今年接單滿載的狀況。她認為,「這可推估,半導體的缺貨與漲價效應仍是延續的。」

她說,由於疫情,半導體廠在去年擴廠的狀況並不明顯,而也因為疫情的延伸出的科技商機,使得上半年的PC需求強勁,加上5G等高效能運算,與物聯網推動消費電子需求,這些因素都使得半導體供不應求。

劉佩真指出,相較於PC等科技產品,車用電子需求端在去年復甦的比較慢,在去年第三季時,全球車廠才緩步復工,而台積電在第二季即告知車用電子廠,若再不下單,排程將落後行動通訊與高效能運算之後,這也是導致目前車用電子半導體缺貨的情形。

劉佩真表示,在全球車用半導體代工製程裡,台積電的製程具有高度的多元性與完整性,從0.13微米到14奈米都有,這為台積電在車用電子生態系創造領先地位,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各國求助台積電優先供貨的原因。

她強調,車用電子應用端的製程集中在8英寸廠,相關應用占比達到32%,預計這波車用半導體短缺會帶動8英寸晶圓報價的第二次調漲,後續會反映到上游電子零組件與下游的車用封測等領域的價格調漲,而這也將反映到終端應用市場,不排除PC與車用的價格會反映成本上揚的狀況。

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說,全球經濟的復甦狀況,與疫苗的施打進度與效力是有關係的,臺灣政府應優先思考,可通過優先供給晶片,向其他國家爭取優先取得疫苗。

車用晶片大缺貨 突顯歐洲產業問題

這波車用晶片荒恐重擊德國的經濟,對此,《明鏡周刊》(Der Spiegel)引述資產管理公司桑福德伯恩斯坦(Sanford C. Bernstein)的預測,指出由於晶片供應短缺,今年上半年全球汽車工業將減產450萬輛。

而全球汽車工業重鎮的德國受到重創,據估計,汽車零件大廠大陸集團(Continental )預估晶片缺貨的情況在6至9個月後才會改善,而福斯(Volkswagen)等車廠被迫減產。

《明鏡周刊》分析,晶片荒首先突顯汽車製造業過度依賴零件供應商的老問題。零件供應商擔心庫存過多造成損失,寧願少下單,但半導體廠調整生產線至少需要3到4個月的時間,產量不可能很快追上。

報導指出,美國前總統川普限制中國華為取得晶片,可知晶片早成為戰略性產品。未來晶片可能繼續被當作武器,歐洲為避免被連累,需要自己的半導體產業鏈,對此,歐盟執委會和德國政府都有相關的計畫。

不過,據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報告,歐洲還需要10年的時間,才可能製造出足以與亞洲和美國領先者匹配的晶片。◇

延伸閱讀
臺灣缺國際品牌 長期有隱憂
2021年01月17日 | 4年前
爭全球龍頭 傳三星擴建半導體廠
2021年01月12日 | 4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