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像又不太像? 越南、韓國、日本新年文化

大中華地區(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日本(含琉球)、東亞地區的朝鮮半島(朝鮮、韓國)、東南亞國家的越南等國,還是將新年視做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日子。(123RF)
大中華地區(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日本(含琉球)、東亞地區的朝鮮半島(朝鮮、韓國)、東南亞國家的越南等國,還是將新年視做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日子。(123RF)

文/楊子樊

中國千年以來的傳統節日「新年」,發源於中原地區,後傳至日本、琉球、越南、朝鮮半島等地,並且發展為當地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時至今日,大中華地區(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日本(含琉球)、東亞地區的朝鮮半島(朝鮮、韓國)、東南亞國家的越南等國,還是將新年視作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日子。

其中,我們過年期間的各種習俗,例如:除夕圍爐、初二回娘家、初五開工、初九拜天公等,也隨著時間流變,與在地文化融合後,產生不同的面貌。現在,不只華人,日本、韓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也都用著一些看似相似,卻又有點不同的新年習俗,慶祝新年到來。

今天,我們訪問到來自越南,在臺灣居住20餘年的孫女士、來自韓國,在臺灣生活10餘年的尹女士,以及遠嫁日本的郭女士,為大家介紹,越南、日本、韓國的新年習俗。一起看看,這些國家的年節,各自有何有趣的異同。

越南

越南的新年(越南語:năm mới âm lịch),現在稱作元旦節(越南語:Tết Nguyên Đán),指的是農曆正月初一的節日,大中華地區日期相同。這一天也是越南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因此政府將其定為法定節日,從除夕到初五都放假。

在古代,越南曾是中國的一部分和藩屬國,所以,古代越南可以說與中國非常像。雖然後來越南經歷了數十年的法國殖民統治,但以農立國的基礎,讓越南社會依舊看重新年,許多節日風俗也與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十分類似。

韓國

韓國的新年(韓語:설날), 也叫歲首(세수)、元旦(원단)、元日(원일)或者新元(신원)。傳統上,韓國新年的日期是從初一(除夕)開始到十五的正月大滿月(元宵節)。現代的慶祝活動與放假,主要集中在除夕至大年初二,3天左右。

歷史上,朝鮮半島大部分地區在唐朝以前,都屬於中原王朝的一部分。從唐朝開始,新羅、高麗和朝鮮大部分時間裡,都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因此同樣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在1945年,韓國廢除漢字以前,一直都是以儒家文化為主。

日本

日本的新年,本來指的是農曆一月,明治維新後,改為新曆1月,直至1月31日都被稱為正月。農曆的正月則稱為「舊正月」。現在日本人大多數地方不慶祝舊正月,僅沖繩縣及一些農村地方仍慶祝。

歷史上,中原文化大概在南北朝時期開始傳播到日本,在隋唐時期達到高潮。由於地緣關係較遠,使得日本很多文化、社會習俗都來自中國,但卻已經在日本本土化了,與中國差異較大。◇

延伸閱讀
歲末最後浪漫 東京3大燈飾光雕
2020年12月23日 | 3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