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台防疫模式 陳建仁:永不嫌晚

副總統陳建仁認為,沒必要為了保持社交距離而停止所有活動,只要超過50%的總人口各自減少50%的社交活動,就可以控制疫情。圖為資料照。(中央社)
副總統陳建仁認為,沒必要為了保持社交距離而停止所有活動,只要超過50%的總人口各自減少50%的社交活動,就可以控制疫情。圖為資料照。(中央社)

【記者吳旻洲/台北報導】

副總統陳建仁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專訪,被問到現在仿效台灣成功模式是否為時已晚?陳建仁表示,任何國家對疫情的防堵,永遠不嫌晚;各國都必須根據當前情況因時因地制宜,其他國家仍可採行台灣的良好策略抗疫。

陳建仁表示,社交距離絕對是重要的,台灣和其他國家都在推行維持社交距離。如何讓民眾知道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很重要,包括常洗手、量體溫,並在必要時戴口罩。如果是密切接觸者,最好不要住在一起,也不要一起用餐,在家裡最好有單獨的房間;衛生習慣搭配社交距離,缺一不可。

他認為,沒必要為了保持社交距離而停止所有活動。根據相關理論推算,只要超過50%的總人口各自減少50%的社交活動,就可以控制疫情。因此不必停止所有活動,可以去上學、上班,或做必要的事,但必須減少非必要的娛樂活動。只要民眾改變生活方式,就可以有效控制疫情。

除了社交距離,陳建仁建議,居家檢疫對所有國家來說都非常重要,尤其與確診感染個案有密切接觸者,必須居家檢疫14天;在這段期間,必須密切注意健康情形變化。

他強調,第三個重點是提供第一線醫護足夠的個人防護設備,英國和美國都在勉力而為,台灣願意提供幫助。另外則是必須相互幫助、分工合作,盡快研發快速篩檢、抗病毒藥物,甚至疫苗,透過這些努力,副總統陳建仁認為可以遏制疫情。

至於像英國高感染率、高死亡率情況,普篩是否有幫助?陳建仁表示,台灣未進行普篩,是因為在395個確診病例(訪問當時數據)中,僅有14%是本土病例,在55個本土病例中,僅有10例找不到感染源。由於可以清楚地追蹤到傳播鏈,所以不需要進行普篩。

不過他也強調,只要出現大量未知感染源的病患時,就必須做普篩。有時普篩缺乏效率,也不符成本效益。介於普篩和指定檢測間,他建議密切接觸者必須優先採檢,再來是高風險群,包括醫護人員、超市收銀員、公車及計程車等大眾運輸司機等。◇

延伸閱讀
美官員:譚德塞趙立堅一唱一和
2020年04月17日 | 4年前
農產品因疫滯銷 陸農民陷困境
2020年04月17日 | 4年前
陸房市限購政策 疫情下大轉彎
2020年04月16日 | 4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