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又出招 擬再收緊供貨華為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商務部擬修改法規,要求全球晶片製造商在使用美國設備為華為生產晶片前,須先獲得美國許可。分析師認為,這代表台廠未來無法出貨給中國,但由於台廠產能吃緊,預計中國的需求可由其他廠商補足,因此對台廠短期的影響不大。
《華日》2月17日引述知情人士的話報導說,美國商務部正在修改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要求全球晶片製造商在使用美國設備為華為生產晶片前,須先獲得美國政府許可。「外國直接產品規則」主要是限制外國公司,將美國技術用於生產軍事或國安產品。
知情人士說,「他們的目標是不希望世界上任何一家晶圓廠,為華為生產任何產品。」美國業內人士說,商務部增修新規的目的是減緩中國發展技術的進程,但是否會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構成影響仍有待觀察。
一些知情人士告訴《華日》,川普政府內部並非所有人都支持這個主意,美國總統川普也還沒有看過這些內容。
知情人士說,商務部同時在研擬另一項規定,限制美國公司從其海外據點向華為供貨。
一位知情人士說,商務部有可能在限制全球晶片製造商使用美國設備前,對含有美國技術的晶片出口實施更多限制。
路透社報導,據中國光大證券去年的報告,大多數晶片製造商都依賴科磊(KLA-Tencor)、科林研發(Lam Research)、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等美國公司的設備製造晶片,而「中國沒有一條產線完全使用中國製設備」,這意味著缺少美國設備,中國生產不出晶片。
新規將限制台積電賣產品給華為
台灣的台積電是全球最大晶片製造代工業者,美國新規將限制台積電與華為的生意往來。半導體業內人士估計,去年台積電總銷售額超過350億美元,其中10%以上來自華為的晶片製造子公司海思。
對此,瑞銀亞太區半導體產業分析師呂家璈表示,未來全球晶片廠若使用美國設備替華為製造晶片,必須取得許可,這代表包括台灣大廠在內等業者,可能都無法出貨給中國,但這措施對台灣大廠的影響不會這麼直接和立即,因為台灣業者曾表示,即使中國需求受影響,但別的地區可以補足需求,而且台灣7奈米的產能吃緊,除了中國的5G
需求外,中央處理器(CPU)、高效率運算(HPC)的需求也不錯。
呂家璈說,如今人工智慧、監控、數據中心等新興科技,對資安要求更高,這使美國更想脫離對中國的依賴,未來美中供應鏈分散、自主發展會成為趨勢。
武漢肺炎疫情對中國半導體業的影響,呂家璈說,由於武漢當地沒有半導體廠,且產線人工用的少,因此推估,中國半導體業短期較不受疫情影響,特別是晶圓代工及記憶體廠商,比起上游半導體設備及下游封裝,被影響的程度更少。不過,由於運輸業復工率偏低,可能多少產生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