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著風的旅行》當審判日到來 我們都能被平等對待

《逆著風的旅行》(海鵬影業提供)
《逆著風的旅行》(海鵬影業提供)

【記者陳本瑛/綜合報導】

首部入選坎城影展競賽片的埃及電影《逆著風的旅行》(Yomeddine),是由埃及新銳導演阿布巴卡蕭基(Abu Bakr Shawky)執導,描述一位孤兒幫著一名痲瘋病患尋找身世的感人故事,展現人性的堅毅與善良。

電影在坎城影展首映時迴響熱烈,不僅吸引奧斯卡影后茱莉安摩爾(Julianne Moore)、日本女星水原希子(Kiko Mizuhara)出席觀賞,映後更獲得全場鼓掌致敬長達10分鐘外,還奪下由國際記者協會所頒發的「法蘭索瓦夏萊大獎」(François Chalais Prize),成為埃及近年最受國際矚目的電影。

《逆著風的旅行》劇情描述一名從小被遺棄在痲瘋院的男子巴薛,是個患過痲瘋的基督徒,從未離開過位於埃及沙漠的隔離院區。在妻子過世後,他決定去尋找並解開自己的身世之。他騎著驢子離開管制區,在一位孤兒學徒協助下,展開一場橫跨埃及的尋親之旅。

片中這名一輩子受疾病所苦的男子,好不容易找到父親時,委屈一問「當初為什麼要遺棄我?」,幾乎讓觀眾感動得淚流滿面。該片除故事動人外,也藉由這段尋親之旅,呈現出世人對痲瘋病患的不解與歧視,悲天憫人情懷豐沛,曾獲派代表埃及角逐2019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逆著風的旅行》原文片名「Yomeddine」在阿拉伯文意指「審判日」。雖然這部電影並沒將重點放在宗教上,但信仰卻是該地所有人生活的重心。據說在「審判日」到來的那一天,所有人都將被平等對待,人們將憑其行為來將受審判、而非外貌,而這是《逆著風的旅行》角色所秉持的非常重要的信念。

特別是對那些自認被社會貶低的人,會特別企盼這一天的到來,因為現實世界裡沒有任何讓他們感到平等的希望。不論他們的信仰為何,又或者他們相信與否,這依舊是一個心靈撫慰的來源,並且幫助他們渡過每一天的艱難。電影裡最切合這個片名的一場戲,就是在橋底下的日出時刻,在那裡,這群人告訴巴薛:「當審判日到來,我們都能被平等對待」。

延伸閱讀
2017坎城影展紅毯時尚回顧
2017年05月31日 | 7年前
十大坎城影展最佳著裝女星
2015年05月18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