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體質」是假理論 醫生:飲食改變不了
美國作家楊恩(Robert O. Young)曾出版《pH 奇蹟》一書提出「酸鹼體質」一炮而紅,但他被癌症患者控告詐欺與忽略病情,判賠1億美元(約新台幣31億元)。對此台灣醫師與營養師皆表示,人體維持pH值7.4左右,難透過飲食等方式改變,且酸鹼體質調整不算是醫療,無法達到治病效果,提醒民眾切勿輕信。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長庚醫院教授王正旭指,人體酸鹼值維持在7.4左右,細胞與酵素功能才能正常發揮,透過飲食等方式能帶來多少改變,甚至影響生理功能與癌細胞,都需要研究驗證,但這種實驗風險很高,目前也尚無定論,只有推論。
市售標榜鹼性、調整體質的食品不少,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也說,人體的代償能力很強,光靠喝水或吃東西,體內酸鹼值不會有太大變動;即便有學者推論,肉吃太多體質會偏酸,要多吃能平衡酸鹼值的食物,但事實上酸鹼值還是在正常範圍內。
蘇秀悅說,體內酸鹼值變動只有處於疾病狀況時才看得出來,例如代謝性酸中毒,在人體胰島素缺乏時,因無法利用體內葡萄糖,導致酮酸中毒的狀況。
王正旭坦言,台灣人「最好學」,一看到癌細胞在偏酸體質下長得比較好、要透過飲食改變體質酸鹼度等說法,都會躍躍欲試。事實上,酸性或鹼性過強的食物吃下肚,胃就承受不了了,更遑論改變體質。
王正旭強調,改變體質酸鹼不算是醫療,民眾在面對疾病時,最好還是尋求正規醫療,勿盲目嘗試偏方,他也認同此判決也是顯示對醫療專業的保障。蘇秀悅也提醒,人體腎臟調節酸鹼值的功能很好,除非有疾病,否則維持健康均衡飲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