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孩不再只有砸錢 近九成陸家長更重陪伴

比起滿足孩子的物質慾望,中國家長漸漸著重陪伴。(STR/AFP/Getty Images)
比起滿足孩子的物質慾望,中國家長漸漸著重陪伴。(STR/AFP/Getty Images)

【記者李新安/綜合報導】

研究表明,中國的家長在物質方面盡量地滿足孩子,甚至超出自己的經濟能力。但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意識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據《中國青年報》近期的網路問卷調查顯示,在1,968名受訪家長中,94.2%的家長感覺過分重視孩子物質條件的現象普遍存在。但86.6%的家長認為,養好孩子,陪伴比「砸錢」更重要。

深圳某私企的設計師裴某今年32歲,她表示,自己總想讓孩子從小就擁有所有的好東西,給孩子買了各種「顏值」高的「爆款」嬰兒用品;但現在她意識到,相比對玩具的「三分鐘熱度」,孩子更依戀父母。她希望每天下班後的有限時間多用來陪孩子。

43歲的王某(化名)發現,有些家長「咬著牙」也要給孩子買最高檔的東西,農村家長溺愛孩子有時更嚴重。而物質上的享受可以給孩子帶來優越感;河北唐山某公立幼兒園教師王豔(化名)說,班上曾有孩子經常炫耀自己的玩具、零食和衣服,說「我們家可有錢了」。

華東交通大學心理素質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舒曼認為,「總以物質的方式滿足孩子的需要,是父母對孩子最懶惰的給予」,這樣不利於孩子心智的成長,容易產生攀比、落差。

調查發現,50.7%的家長經常超出個人經濟能力給孩子花錢,越年輕的受訪家長越容易不顧經濟實力。51.5%的家長表示會因為沒有給孩子買名牌而感覺虧欠孩子。

值得注意的是,31.7%的受訪家長坦言自己經常在購物網站給孩子買東西、卻沒時間回應孩子。54%的家長表示偶爾會這樣。

近年來,有教育專家不斷呼籲「高品質的陪伴」。陪伴被認為可以滿足孩子的安全感以及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舒曼表示,父母的欣賞與讚美令孩子感到滿足和自信。孩子成長過程中,有的父母不再注意給予孩子有力的回應,孩子會對世界產生疑惑,缺乏自信。

親子教育專家劉勇赫撰文表示,學習與成長是「漸進」的,教育與關係是「漸遠」的。「努力,什麼時候都不晚!」——這句話並不適合陪伴孩子,當你想陪伴孩子的時候,往往已是你更需要陪伴的時候了。◇

延伸閱讀
前廣東藥監處長 受28藥企賄賂
2018年06月05日 | 6年前
團隊運動 有助兒童情感發展
2018年06月01日 | 6年前
認真付出 是「愛」還是「害」?
2018年06月01日 | 6年前
【王健專覽】從失敗中學習
2018年05月28日 | 6年前
取消